【習權時代】港股一度穿24000點心理關口 多隻中港地產股瀉超過一成
香港恒生指數周一(20日)一度急跌超過1000點,穿24000點心理關口,之後失而復得。地產股顯著受壓,香港五大地產家族:長實、新地、恆基、新世界及信和置業,單日市值合共蒸發逾830億港元。市場傳出,北京要求香港地產商協助解決房屋短缺,香港「遊戲規則」改變,觸動香港的命脈。
香港本地地產股出現小股災,被沽售的包括:長實集團、新鴻基地產、恆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及信和置業,周一收市單日分別跌9%、10%、13%、12%和5%不等。恒生指數中的地產分類指數跌至逾5年低位,個別地產股跌幅達雙位數。
至於恒指整體表現,單日跌幅逾3%,創近1年收市低位,收市24000點心理關口失而復得。比較過去5年恆指表現,未扣除通漲,5年間恆指升幅不到2%。
有市場人士坦言,中國地產巨企恒大集團處於爆煲邊緣,上周澳門博彩業股份領跌,投資者將中央政策朝令夕改投射到香港地產股身上。前香港《蘋果日報》專欄作家渾水財經在其臉書語帶諷刺表示:「技術性調整.... 跌咗嘢唔搵就會回升㗎啦,聽講係咁...... 」
美資投行摩根大通認為,內地監管成為行業不明朗因素,本地地產股股價短期表現會十分差。
摩根士丹利指出,在基本情況下,預期今明兩年香港樓價升9%及5%,但假若政府將每年供應目標由3.5萬個單位,大升至10萬個單位,估計最壞情況,香港樓價有機會於明年底前大跌20%。
中信里昂證券(CLSA)則發表研究報告指,觸發香港本地地產股拋售,風險在於港府潛在政策轉變。報告稱,主要發展商過去數年已努力協助特區政府增加中期住宅供應,包括捐出農地,恢復及積極參與土地共享計劃。但在現行供應機制下,發展商可以再做的工作有限,風險其實在於特區政府潛在政策轉變,惟該行稱暫時未看到任何跡象。中信里昂認為,樓市政策憂慮料持續壓抑地產股,沒有地產股可倖免,直至任何具體計劃(或缺乏計劃)出台。
過去一個月,北京連番整頓大陸的巨型科企、文化娛樂教育產業,早前伸手向澳門的賭業,最新被點名要整肅的,是香港地產發展商。
上周五(17日),《路透社》報道,北京閉門約談香港主要地產商,要求他們投放資源及影響力支持北京利益,幫助解決可能破壞穩定的房屋短缺問題,並指出「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中央不會再容忍「壟斷行為」。
記者:潘加晴/胡凱文 責編:何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