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港扩输入「人才清单」 遭批中门大开推高本地青年失业率
针对各行业出现「人手荒」,港府公布扩大输入「人才清单」,将涵盖专业由原有13项增至51项。有劳工界立法会议员质疑,扩大「人才清单」门槛低、人数无上限,如同「中门大开」,又指港府没有谘询业界下迟早「撞板」。
港府扩大「人才清单」,涵盖的专业由原来的13项增至51项,涵盖9个行业领域,包括创意产业、创新科技以及海事服务等,有关更新即时应用于现行的3项入境计划,分别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新增的「医疗服务」专业范畴涵盖13项工种,包括医生、牙医、护士、中医师、药剂师、物理治疗师等;「发展及建造」则有11项工种,包括建筑专才、土木结构、屋宇装备和机电工程专才、屋宇、工料和土地测量等方面专才。
港府:目标每年输入3.5万人才 需符合标准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周三(17日)在立法会外会见传媒,他表示已检讨「人才清单」,而符合「人才」的要求,最起码要有大学毕业及一定工作年份;期望每年可吸引3.5万名海外专才来香港。
孙玉菡说:在人才方面,我们的绩效指标,即大家惯用的KPI,是一个大的KPI,大的即行政长官所说,在今年及未来2年,每一年我们的目标是可以吸引到3万5千名海外专才来香港,而他们来香港不少于12个月。
孙玉菡表示,相关计划最主要是提供入境便利,而来港工作的牌照及工作要求不会同步放宽。他又以医疗专业为例,输入的专业人才如要在港执业,仍要符合相关的香港法例。
工联会:扩大「人才清单」如「中门大开」
工联会4名立法会议员周三批评港府宣布计划前没有谘询劳工界,质疑计划门槛低、人数无上限。劳工界议员郭伟强形容目前是「中门大开」,令本地年轻人的失业率上升,限制本地雇员上流的机会。他又说,收到有行业反映,雇主可能因为有更多人才选择因而裁减本地人手,促请当局多谘询劳工界。
郭伟强说:扩大人才清单,大前题香港要「抢人才」,但是否就可以「中门大开」,不设任何门槛及把关?目前情况下政府因为没有把关、没有深思熟虑,如何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及上流,可以说是零。我们希望政府注意打工仔目前面对的情况,不能够因为「抢人才」,而甚么都不讨论。现在似乎政府推出的一些政策,都是不打算与劳工界讨论,这迟早出现问题,迟早会「撞板」。
「人才清单」于2018年港府首次公布,并在同年8月起应用在「优才计划」,初时共有11项专业工种,后来再增至13项。行政长官李家超于去年《施政报告》宣布将更新该清单,以反映各专业的最新短缺情况。
至周二(16日),港府公布经检讨后,「人才清单」扩展至51项专业工种,除了加入新的职业,部分原有职业也有调整内容。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