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方要求駐港外交官交出物業及住所平面圖 外交官憂被竊聽

0:00 / 0:00

北京在港強推《港區國安法》後,港府頻繁以「勾結外國勢力」罪起訴民主派人士,親北京傳媒也連番攻擊外國外交官在香港的活動。英國傳媒最新披露,北京要求駐港外交使團交出使館物業和職員住所資料,包括平面圖及租賃資料等,引起外交官疑慮,擔心被竊聽監控。

英國 《金融時報》引述3名消息人士報道,指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近月要求外國駐港外交使團交出其官方場所及職員住所的資料,包括平面圖、租賃及銷售條款,以及租賃和買賣合同。中方更要求外國使館職員在搬進相關物業前,需要經過中方審查。

《金融時報》引述外交官表示,交出物業平面圖的要求尤其使他們憂慮,擔心中方會利用這些資料設置竊聽裝備,使外國使團的物業曝露於中方的間諜活動之下,正考慮如何回應中方要求。而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則未有回應《金融時報》的置評要求。

前英領館僱員鄭文傑:中國國安逼我畫出領事館平面圖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僱員鄭文傑,在2019年8月曾被中國公安拘留15日。他接受本台訪問時透露,他在被扣留期間,反覆被中國國安要求畫出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各層的平面圖,以及交代每一個房間的用途。

對於中方進一步要求所有香港外國使團,交出物業及員工住所的平面圖等資料,他並不感到意外,認為這顯示中共對西方國家和民主政體不信任甚至恐懼,希望用一切方式牢牢掌控外交官在港的活動,並收緊香港作為中外交流窗口的角色。

鄭文傑說:再主動一點的話,他們甚至會透過監控手段,去得到更多使領館裡頭,不同國家交往的資訊和情報,利用這些資料去鞏固中共政權的統治和利益。我認為外交官在香港的行動自由也會逐步受限,最終也會使中外之間的關係惡化。

《金融時報》引述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Kurt Tong),表示在2019年的香港巨變前,中國外交部一直沒有把嚴控中國國內外交官的做法放在香港,以讓外國使團在香港可以暢順運作,協助中國和世界做生意,然而這種心態在當下似乎已經改變,轉為不歡迎外國使團。

學者:外國使館香港僱員風險倍增

前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黃偉國接受本台訪問,表示中方把對待外國駐華外交官的做法搬到香港,令外界質疑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是否已經不復存在,淪為和其他中國城市一樣。

他認為中方要求外國使團交出資料,是充滿敵意和不友善的做法,如果外國使團的物業被竊聽,將增加使館職員的風險,特別是使館的香港僱員。

黃偉國說:外國使館甚至是職員居往的地方已不再是安全的地方,讓西方國家把有關香港和中國的資料傳達給自己的國家。他們使館的人員很容易會被所謂的《國家安全法》針對 。

他補充,中國在當前的經濟困境下,急需依靠香港吸收外國資金,如果再對外國駐港使團採取強硬態度,西方國家或不再積極吸引本國公司到香港投資,不利於中國國家利益。

2019 年後北京愈發敵視「外國勢力」

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的外交事務屬中國管轄,但中方過去一直未有主動干涉。不過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中國官方把矛頭指向美國等西方國家,指控有「外國勢力」策劃示威,並在2020年夏天急推《港區國安法》,以「勾結外國勢力」起訴香港民主派人士,親北京媒體也以此抹黑外國外交官在香港的活動。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個月後,由香港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報》和《文匯報》曾跟蹤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並以「勾結外國勢力」形容他和香港民主派人士梁家傑和楊岳橋的會面。

英國外交部去年年底發布《香港半年報告書》(Six-monthly Report on Hong Kong)時,時任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譯特拉斯)直斥中港官員頻繁以「勾結外國」,歪曲外國政府與香港不同政界人士對話的正常外交行為。

記者:呂熙(倫敦)/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