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毅:接種後現過敏反應不應打第2劑 「如發現死因間接與疫苗有關會向政府報告」

2月中接種「科興」疫苗的人士,相隔28日後需要接種第2劑疫苗,下周開始需要打第2針。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孔繁毅,出席無綫電視節目時表示,根據外國數據,新冠疫苗第二劑「加強劑」的副作用,通常比第一劑多。孔繁毅表示,如果有人接種第1針後出現敏感反應,要諮詢家庭醫生意見,如果出現面癱或吉巴氏綜合症,不建議這些人士接種第2剷疫苗。孔繁毅接受本台查詢時指,正密切關注每宗死亡個案,如果解剖報告顯示死者的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間接關係,會定期向政府報告。 (陳駿豪 報道)

孔繁毅初步認為,按以往7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的個案推斷,死者死因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主要是長期而且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孔繁毅表示,死因與接種有直接關係是指,死者本身有長期病患或致命疾病,接種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致死或因疫苗品質出現問題;間接反應是死者本身有長期病患,接種後出現炎症,解剖時出現嗜酸細胞,接種傷口、咽喉或肺部出現炎症,炎症間接令長期病患轉差導致死因。孔繁毅指,目前要固定解剖樣本和檢視有否炎症證據,解剖後4周會有解剖報告。孔繁毅指,委員會仍然等待解剖報告,早前7名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的死者,沒有發現有間接關係。

本台記者追問委員會有否討論過,如何處理有間接關係的死亡個案,如果發現有間接個案,市民應否接種疫苗?孔繁毅回覆指,「正密切跟進所有個案,委員會有討論相關問題,如有發現,經討論後會通知政府。」

孔繁毅在節目中指,只接種第1劑疫苗,抗體可以維持6個月,6個月後抗體會顯著減少。第2針導致紅腫、疲倦和較嚴重發燒的情況相對較多,建議接種者休息半日或一日,放假休息。

早前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死亡的66歲男子,孔繁毅說周三(24日)會開會討論該宗死亡個案。他引述醫管局提供的數據,死者有長期病患、「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有吸煙習慣,須等待臨床報告和解剖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