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招聘青年人作政策研究 民主派批评政治骚
2017.10.27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改组中央政策组,公开招聘数十位青年人加入做政策研究;建制派的反应正面,认为政府吸纳青年人意见是好事,亦有党员有兴趣应征,但民主派就批评政府的做法只是政治骚。(林国立 报道)
特首林郑月娥在参选政纲和施政报告之中,多次强调要吸纳青年人意见。特区政府周五(27日)在多份报章刊登广告,为将改组的中央政策组,招聘两个职级的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按资历月薪由3万至9万5千元不等,合约期3年,预计招聘20至30位青年人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建制派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回应本台查询时表示,政府吸纳年轻人是好事,他们的党亦有年轻成员有兴趣应征。
李慧琼说︰吸纳青年人,让青年人可以在公共政策方面,直接向行政机关表达,肯定是好事,我们当然希望特区政府,不止中策组,可以有其他渠道直接和青年人接触,今日都有民建联的青年成员问我,表示有兴趣(应征),我就说知道是公开招聘的,你必须凭自己的实力去投考。
但民主派的反应显得冷淡,本身从事土地政策研究7年、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政府的招聘薪酬待遇优厚,但他不会考虑,批评政府经常扭曲研究结果,为政策护航,不是真心做政策研究。
陈剑青说︰找青年推销员为它推销政策罢了,不是真的想找人做政策研究,一直中央政策组做的,其实更多是政府透过研究的命题,做政策护航,所以其实不是做研究,更多是想透过请一些年轻人,为政府背书,当然薪酬是吸引,但问题是你不是纯粹看钱,如果只是看钱的就去吧。
人民力量议员陈志全接受本台访问时批评,特区政府一直漠视青年人的声音,不断打压年轻抗争者,招聘青年人入政府做研究,只是政治花瓶。
陈志全说︰如果真的尊重年轻人的意见,其实我们很多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其实他们都是精英,很多意见亦很关心社会,但看看政府如何对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意见,所以开几个(职)位重金吸引年轻人,一定会有人应聘的,但它请回来的是甚么人,我想都是亲建制的年轻人,近政府思维听政府话,所以我不会觉得实际上会有甚么作用,都是一个装饰花瓶的作用。
中央政策组前首席顾问刘兆佳接受电台访问指出,政府做研究需与各方协调讨论,有时难免要妥协,对青年人或做学术研究的学者来说,会有挫败感。
刘兆佳说︰你在政府做的确有限制,对年青人来说,之前之后都要和政府内部做协调,可能产生一种挫败感。
不过刘兆佳亦指出,在政府做研究,结果能直接交予政府,获采纳推行机会较高。
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在1989年成立,直接向特首负责,协助特首收集民意和制订政策,但没有具体职权,中策组制订的报告亦不会对外公开。林郑月娥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改组中央政策组,成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但具体细节未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