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10月经济数据续欠惊喜 评论批港财赤严峻仍为「大白象」发债违基本法
2024.11.15
继中国政府近日推出「地方置换债」新招挽救经济,香港政府周五(15日)亦宣布发行最多250亿「基建债」,为「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等工程筹集资金。而中国及香港同日公布的经济数据虽然符合预期,但有评论认为中国的「组合拳」救市作用有限;而港府开始为「大白象工程」大规模举债,亦违反了《基本法》「量入为出」的原则。
港GDP符预期 惟创去年第二季后新低
港府周五(15日)公布第三季GDP按年增1.8%,虽然符合预期,但亦创2023年第二季后新低、按季倒跌1.1%。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认为,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进一步放宽,加上大陆多项提振经济的措施,将有助支持本地市场的气氛和活动;而投资市场气氛转好和就业收入增加,有助推动市民和旅客在本地市场的消费。
但财经评论员颜宝刚指,香港面临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楼市疲弱导致政府卖地收入不足等种种因素,目前看不到有任何一个「火车头」有力拉动香港经济;而联系汇率令港元跟随美元保持偏强,更进一步打击消费市场。
颜宝刚说:「市民出外消费,无论是去日本也好,以至是去北上消费,其实都是一个大趋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对本地零售,以至饮食、食肆消费其实都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
港府发债200亿融资「基建」 颜宝刚:仅将问题交下一代港人
市况未见大改善,与此同时,港府周五发行「基础建设零售债劵」,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指今次发债200亿港元,另设50亿酌情发行额,利息不低于3.5厘。
许怀志说:「债券将会在12月17日星期二发行,12月18日星期三上市。政府今次发行零售债券所募集所得的资金,将会拨入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按照基础建设债券框架,为合资格类别的基建项目,进行融资或再融资。」
会计事务所德勤日前估计,港府本年度赤字或超过1000亿元,财政储备预计降至约6000亿元。颜宝刚认为港府面对巨额财赤,仍为「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等「大白象工程」不断举债,违反了《基本法》「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而3.5厘回报对小投资者吸引力有限,但相信此类低风险投资会有足够大型金融机构「认头」。
颜宝刚说:「会计制度上说政府收入可以用来减低财赤,但是债怎么都要还,还有利率不断向上的情况下,你的发债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到最后其实你只是将问题交给下一任政府,以至下一代的香港人,这个是不是公平的做法呢?」
「以旧换新」刺激中国家电零售 国统局: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另外,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亦公布最新经济数据,其中零售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比预期好,从先前的年增3.2%增至4.8%,其中受惠于中央政府3月底推出的「以旧换新」行动,家电的零售额升幅最明显;但推出房地产救市措施后,新楼售价仍然录得跌幅,不过按月跌幅就由早前跌0.71%收窄至跌0.51%。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辉形容,10月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并将此归功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付凌辉说:「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不过颜宝刚认为,中国10月零售数据上升是因为近月盛传北京将会推出「组合拳」重锤救市,消费市场情绪只是因为「心情预期」等因素而有所改善,质疑难以持续扭转劣势。而中国财政部日前宣布以「地方置换债」,对于救市作用亦有限。
颜宝刚说:「(其实)也都见不到一些额外、特别是市场很殷切期待见到一些譬如刺激消费、内需的措施,别论一些派钱;甚至是在房地产市场,也都见不到一个很大的力度。」
他相信未来中国的经济数据,未必可以见到一个持续的改善。
编辑:施芷珊 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