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國安處周二(24日)公布新一批懸紅一百萬元的通緝名單,包括前理大學者鍾劍華、藝人鄭敬基、及只有19歲的張晞晴,指他們涉嫌違反《國安法》,部份人更被指「鼓吹港獨」,相關的罪行最新追溯至上個月。目前共有19名海外港人被通緝,唯一一名本身是時事評論員的學者鍾劍華回應指:「我幾時鼓吹港獨!」
- 港府撤銷7名流亡海外港人特區護照
- 港警各懸紅百萬通緝8人否認搞「政治騷」 評論:只是一種姿態以噤聲
- 通緝令觸發國際輿論猛烈批評 英、澳政要訪華計劃現變數
- 周庭、鍾翰林出獄後遭國安騷擾 分析:正複製大陸國安監視手法
保安局連同港警國安處周二(24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外界原以為當局只是公布再多4項針對早前被通緝人士的措施,豈料突然宣布再多6名海外港人被通緝,包括前理大學者鍾劍華、藝人鄭敬基、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香港議會發起人之一的新聞工作者何良懋、民主委員會成員劉珈汶及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成員張晞晴。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我相信這些人,如果夜晚能夠瞓得著,絕對是無良知人士。」
翻查資料,目前一共有19名海外港人被港府懸紅通緝。新一批名單中,大多數人涉及「呼籲外國制裁」,而最令人感意外是鍾劍華及鄭敬基被列入通緝名單。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指,鍾劍華今年5至6月,透過不同平台鼓吹港獨,又在2020年12月至去年11月,聯署要求外國制裁國安法法官及檢察官,以及要求取消香港駐外經貿辦的特殊地位。

有記者問及,鍾劍華社交平台大多是轉發他人的文章,不知如何違法。李桂華回應指,鍾的貼文有違國安法內容,亦參與聯署制裁法官及檢控官:「或者這樣吧,如果鍾先生覺得自己這些都不是罪行時,我覺得最簡單,返回香港,面對我們的調查,我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
現居英國的鍾劍華是本台政論節目「聲如洪鍾」其中一位主持,他回應本台時,反問當局他何時曾鼓吹港獨:「你說我鼓吹港獨,真是好有趣,我從來都是『大中華膠』,更被學生罵出賣他們的未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至於被指聯署,他解釋是因為出現間諜案,所以才支持檢討經貿辦地位。
鄭敬基被指呼籲外國制裁中國及香港官員
至於已返回加拿大定居的鄭敬基,李桂華指他於2020年7月至今年6月,在社交媒體成立「香港台」,發布多段分裂國家及推動港獨影片,並要求外國引用《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制裁港官;而鄭敬基本身,亦正爭取出戰加拿大大選。
而劉珈汶、何良懋及鍾翰林三人,本身分別被廉署、保安局及懲教署通緝。當局指何良懋於2022年7月籌組「香港議會」選舉,藉此推翻香港政府。成立「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的鍾翰林,則被指鼓吹港獨行為及呼籲制裁。

鍾翰林表示:「今次所謂的懸紅通緝,在外國其實毫無意義,因為由我第一日離開香港,其實已經是一個通緝人士,只是無懸紅在身」。
劉珈汶亦表示,不認為自己有錯:「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時候,大家都無懼怕,今天對我來說,不會因為一紙通緝令及一百萬懸紅而令我退縮。」

而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成員的張晞晴只得19歲,被指透過本身組織的身份,鼓吹港獨及制裁,她涉及的罪行日期,為2022年8月至今年11月。


她在社交平台表示,被懸紅通緝是一份沉重的「榮譽」,將如其他被通緝人士般無畏無懼,指通緝令只會令她「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強大」。
分析:製造寒蟬效應
今次通緝名單中包括相對平和的港人,時事評論員桑普認為當局是要製造寒蟬效應:「擺明是年終結算,港共政權、國安機關要完成中共今年交代的KPI(關鍵績效指標),要交數,向黨表忠。」
多個人權組織,包括香港監察、人權觀察及香港人權資訊等,分別發聲明譴責特區政府。而中國駐港國安公署發聲明,堅決支持港警捍衞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則表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履職。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