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示警企业在港营商或违国安法及制裁令 评论:香港早已失去超级联系人角色

记者:淳音(台北)
2024.09.09

美国政府最近再更新「商业警告」,指美国企业在港营商风险日增,23条也破坏香港的基本自由及对人权的保护。不过评论指出「示警」不会为香港带来甚么直接影响,因为不少西方商人已于首次「警告」后逐渐离开,香港早已失去超级联系人角色。而港府为了开拓「财路」,近年多次转向东盟及中东地区招商,但是否能取代西方国家的投资,则有待观察。

美国五大部门上周五(6日)向美国公民和商界发出「香港经商建议」(Hong Kong Business Advisor,其实早于20217月,美国已首次对港发出营商警示,主要针对香港国安法及中国大陆的反外国制裁法等,今次是事隔3年再更新警示,包括针对《基本法》23条立法后增加的风险。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侍建宇认为,再作出「警告」不会为香港带来甚么直接影响,因为不少西方商人已于首次「警告」后逐渐离开,香港亦已变成中国境内城市,早已失去超级代理人角色:「香港政府不是担心他这个超级代理人角色消失,因为已经消失了。他必须要配合中国政府,希望香港扮演的角色,然后继续转变。但问题是香港未来到底是要扮演甚么角色,我想连中国政府也不太确定。」

他认为香港现在只剩下其中一个角色,就是灰色贸易及市场交易的地方:「可能从香港转口进入中国,或者从香港转口去俄罗斯,操作这种灰色或者黑市商品的这些商人。毕竟香港还是用港币和美元挂钩,金融还是自由的流通。」

美警告商界应了解制裁风险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风险问题,「建议」特别提到香港在美国制裁俄罗斯中的角色。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和香港已成为重要的转运点,将军民两用物品重新出口至俄罗斯,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基础及其对乌克兰的持续侵略。所以警告商界,应了解制裁风险。

事实上陆续有香港公司被制裁,美国8月已制裁了23间香港注册公司,指他们帮助俄罗斯获得军民两用技术和电子零件。

许正宇:所谓风险完全是穿凿附会

对于美国的「警示」,港府官员接连反驳。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周日(8日)接受电台访问时驳斥美方说法,指近期大型融资项目有欧美资金参与。许正宇说:「所谓风险完全是穿凿附会,回到我们的根本,你看到我们和商会或金融界的接触,其实大家对于我们在《国安法》后稳定的社会局面及前景,其实很有信心,所以这方面我觉得我们自己要有底气。」

港府不断强调被西方「打压」,近年港府高官马不停蹄「开拓商机」。例如7月底特首李家超率领代表团第二度访问东盟三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与当地政商界会面探讨合作。去年亦「开拓中东商机」,表示与沙特及阿联酋交换了13份合作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涵盖金融、创新科技等领域。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