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建制派慘敗,民主派則大獲全勝,但中國多家官媒被爆在區選前已寫好包括何君堯等議員獲勝、建制派大捷的報道。有學者認為,中國一直都不肯接受香港民眾不滿北京當局的事實,以為靠輿論「抹黑」示威運動就可以扭轉局勢,最終弄巧反拙,出現形勢錯判的情況。(黃樂濤 報道)
美國政論雜誌《外交政策》網站近日刊登一篇由編輯帕爾馬(James Palmer)撰寫的文章,帕爾馬曾在《環球時報》任職外語編輯7年,他近日以《港人打破北京的勝利幻想》為題發文,內容指自己跟《中國日報》、《環球時報》及《人民日報》的編輯和記者了解,得悉他們在香港區選前已將建制派取得勝利的稿件寫好並交予編輯,其中一篇更表示於屯門區參選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勝出的票數會增多,並預留空位,讓編輯在選舉結束後填上實際的票數。不過,最後建制派大敗,選舉結果令北京的新聞部震驚,編輯們要忙於想辦法,將輿論變回支持中央。
對於中國當局及媒體錯判刑勢的情況,關注中國問題的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周四(28日)對本台表示,其實香港人提出的五大訴求,無論香港及北京當局都是清楚的,只是大部分媒體及官員都為了討好中央,不斷「抹黑」示威運動,久而久之,就造成一個自欺欺人的假象,以為大部分香港人反對示威,支持建制派所謂止暴制亂的說法,因而出現形勢錯判的情況。
呂秉權說︰他們(官媒及官員)麻醉到認為這種街頭暴力,是足夠令到建制派翻盤,久而久之他們不停麻醉自己及塑造這些假象,令到一些不清楚香港情況的人,以及自我麻醉的媒體,都繼續去滾大這個謊言,當自欺欺人,跟着就是如夢初醒的時候了,(建制派)突然在選舉中大敗的時候,就不懂應對了。
他表示,若果一個國家長期不去聽取民意、了解民情,只是活在自己的謊言中,而制定一些錯誤的政策,這對於國家未來的發展是很危險的。
呂秉權說︰國家這樣去運作,用一些假話去評估作出部署的話,當人家(其他國家)去以真實的情況作出判斷,而北京是用假話去作判斷的話,自然作出的決策是錯的,長遠而言他這種公信力、制定政策的能力及應對問題的能力都會徹底喪失,大陸距離一個正常化國家愈來愈遠。
本台聯絡上一名曾在大陸報章任職的編輯,希望向他了解香港區選,大陸媒體對此報道的情況,但他一聽到本台的提問,就立即指收到當局的指示,警告他不要接受有關的採訪,然後立即掛線。
編輯說︰因為這段時間他們(當局)要求我不要接受採訪,現在比較敏感,很難說話,不要再講了。
《外交政策》編輯帕爾馬又認為,造成中共嚴重錯判區選形勢的原因,其實中聯辦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他指中聯辦的職能是推動中國與香港一體化,其中主要是向中央政府提供香港的情報,但中聯辦卻為了掩飾其在反修例運動中的過失,未向北京說出香港真實的情況。
帕爾馬又指出,中國領導層雖然會接收新華社等其他途徑反饋的信息,但問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權日益偏執,即使內部的報告亦變得更迎合領導層希望聽到的聲音,因為報告失敗的項目,或會被抹黑為不忠誠的表現。在這種政治氣氛下,多項消息來源都會不斷變成領導層滿意的敘述,領導人便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