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生效 戴琪稱重要里程碑
2024.12.10
美國與台灣共同宣布,去年6月簽署的「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周二(10日)生效,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感謝台灣夥伴協助達成這個里程碑,形容是加強美台經貿關係的重要一步。
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被視為台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重要踏腳石,雙方希望透過堆積木(building blocks)方式,針對有共識的議題先談先簽,逐步邁向完整FTA。
戴琪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提交證明給國會,確認台灣已採取必要措施履行在協定下的義務。該協定是在去年6月1日,由美國在台協會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簽署,首批協定涵蓋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雙方正持續就第二份協議進行談判,內容涵蓋勞工、環境和農業等貿易領域。
經貿交往法制基礎更加穩固
整部倡議涵蓋12項議題,除了首批協定的內容,還包括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及做法。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在台、美國會都獲得一致的肯定及支持,美國兩黨在7月也無異議審議通過,讓協定具有美國國會行政協定的法律位階,使台美進行經貿交往的法制基礎更加穩固。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謂,這是台美關係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天,也證明彼此都走在正確與相同道路上,會加深彼此合作,深化各種連結,而政府將繼續跟產業界與民眾一起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及行銷全世界,相信首批協定生效,有助未來雙方持續發展多邊跟雙邊關係,讓台灣更邁前一步。
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出口美國佔比逐年增加,2016年為12%,今年1至10月上升至23.8%,台灣出口美國金額達928.8億美元,進口399.6億美元,貿易順差529.2億美元,台灣已成為美國第7大貿易夥伴及第12大出口國。
2022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啓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應對中國在區內日益加強的經濟和軍事脅迫,13個創始成員包括美國、日本和部分東盟國家,約佔全球GDP的四成,作為東亞第一島鏈核心的台灣原本期望能被納入框架,結果卻被排除在外。不過,美國隨後啟動「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台灣經貿辦當時指出,這是雙方自1979年來所簽署結構最為完整的貿易協定,代表台灣經貿制度符合國際高標準的里程碑,也是利用堆積木方式完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一步。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