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採線上視訊方式舉行。台灣多個人權團體周四(12日)舉行記者會,呼籲代表台灣出席領袖非正式峰會的張忠謀,在會中向中國提出人權迫害救援名單,並倡議成立「亞太人權法院」,讓前往中國經商或旅遊的各國人士受到人權保權。(鍾廣政 台北報道)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表示,人身自由與人身安全是當前亞太地區經貿發展的重要課題,他呼籲台灣代表張忠謀應在APEC年會中提議,將成立「亞太人權法院」納入APEC的「後2020願景」。賴中強指,昨日,港府利用中國人大決議,取消四名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引發香港民主派十九名議員總辭。他擔憂,港府以後要強行通過一些違反人權的法案,在立法會已經沒有力量阻擋。
賴中強說:限制香港人身自由、言論自由的法案,在立法會可能不再有力量足以阻擋港府所推動的這些立法,包括:《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法,或者是重啟「送中條例」,這些都會對到香港經商、留學、旅遊,甚至只是過境的各國人民造成嚴重的人身自由威脅。這是APEC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所以台灣必須確實提出這個倡議,也應該對在中國被失蹤或被關押的人權受害者提出聲援。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指出,根據各項公開資訊,至少有402名在中國遭到人權侵害的跨境個案,當中包括台灣籍的李明哲、李孟居,以及12名本來要前往台灣尋求政治庇護的港人,但後來被扣押在深圳的看守所等。
施逸翔說:其實包括台灣、香港、美國、英國、瑞士、加拿大跟日本,都有非常多的案件,在中國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公平審判權的危害,以及可能受到酷刑對待。這幾個案件,我想再次呼籲這次去參與APEC會議的台灣代表,應該把這份名單在會議中,公開的向中國政府要求,至少讓這402名人權受害者,應該要獲得基本的人權保障。
無黨籍立法委員林昶佐指出,從一些個案來看,就算與中國政府有良好互動的人士,也不能保證在中國不會受到人權的侵害。

林昶佐說:現在在被關押的這些人士,並不是每個都是異議份子,並不是每個人都在中國倡議,中國不喜歡的那些人權價值的人。有一般做生意的、本來跟中國某一些政要還不錯的人,都被不明的原因或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現在被關押在裡面。所以我只是要強調,第一個這不只是台灣的事情,也不只是台灣人現在正在關心的香港的事情,也不只是這個區域的事情,它是全世界的事情。第二個,它也不只是一些被中國認為愛搗蛋的異議份子的事情——這是任何人,只要跟中國做生意,到中國旅行,甚至於在香港都可能發生的事情。
民間司改會國際合作組召集人王龍寬表示,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日前祝賀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當選時,特別促請美國向中國施壓釋放遭關押的兩位加拿大公民,加拿大還因此放棄對中自貿談判,由此而言,若想要安心做生意,各國對人權的相互保障不可或缺。
王龍寬說:沒有甚麼事情叫做「貿易歸貿易、人權歸人權」,如果說,各個國家沒有辦法互相保障人權的話,其實說真的,生意是沒有辦法做下去的。台灣的狀況也一樣,李明哲失蹤了一個多月之後,才正式被逮捕,家人沒有辦法探見他,最後被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判了五年,現在人還沒有辦法回家。
王龍寬認為,如果台灣政府不希望這樣的憾事再重演,不希望台灣的人民被這樣的寒蟬效應去自我審查,就應該在少數能夠參加的國際組織裡面,盡可能的為人權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