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總統蔡英文批評中國再以病蟲害為理由,周一(20日)起暫停台灣釋迦和蓮霧進口,是單方面破壞貿易秩序。台灣的經濟學者認為,台灣要透過世貿組織(WTO)仲裁解決爭端,可能要耗時近兩年,無法解決台灣農民的即時損失。
蔡英文周一出席台獨先驅史明文物館開幕儀式時表示,昨天中國無預警的、片面的暫停台灣釋迦及蓮霧輸入,政府已經提出抗議,中國不遵守國際貿易規範、片面破壞雙方貿易秩序;她也指示農委會要拿出對策。
蔡英文說:除此之外,最近這一、兩年,國際局勢變化非常大,這是台灣的機會,也是在考驗我們執政團隊的時刻,也是在考驗台灣人民的團結意識和韌性的時刻。我們一直在做、一直在思考的,都是如何不卑不亢、不受別人的支配,為台灣撐出空間、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跟支持。在這個大時代,台灣面臨各種變化跟挑戰,我們都要勇敢、奮鬥,走到底。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大陸今年先後公告暫停台灣鳳梨、蓮霧和釋迦進口的做法,完全不符合WTO及國際貿易相關規範,也破壞了兩岸正常的貿易機制。
邱垂正說:對陸方針對兩岸農產品貿易説斷就斷的無理作法,我們不能接受。尤其是消極應對農委會之回函,不願意依兩岸協議機制與我方溝通,如此作為既違反國際規範,也漠視農民權益。這種傷害台灣農民和相關業者、傷害台灣農業和兩岸關係的作為,本會要嚴正表達不滿。
邱垂正指,注意到相關國家,對中國大陸近日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表達不認同的立場,對岸此時對台灣不符國際規範、甚至不理性的貿易作為,更加反映中國大陸各種對外貿易措施的標準,和高門檻區域經濟協定,相去有多麼的遙遠。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如果中國在月底之前沒有解釋,或者重啟兩岸檢疫協商溝通,就會以會員國身分,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控訴。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世界貿易組織仲裁相當耗時,因為目前等候案件非常多,通常要18個月到24個月左右才有結果,難以立即解決農民受到的衝擊。
李淳說:WTO爭端解決程序,對解決農民立即的問題來說,效果不明顯,可是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的意義。我們提出這個控訴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第一個表態,就是未來有類似案件,台灣不排除會提告,所以我們這個不是口頭威脅而已。第二個,就是這樣的判決對未來的案件有規則的效果。假設這個案件WTO確實認為,中國沒有科學證據,第二個認為說,中國大陸採取的手段過度了,如果這兩個都被認定為違法,那它對這個案件沒有效,可是它對未來類似,它至少有一種抑制這樣的一個案件,會滾雪球般出現的一個效果。
李淳指出,兩岸間的貿易爭議,通常都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兩岸有雙邊食品安全機制,只是已超過六年沒有運作,如果透過這個管道,兩岸可以好好溝通,也許就有機會解決農產品貿易爭議問題。

記者:鍾廣政 責編:李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