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一(19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表示,中國拒絕重啟軍事溝通管道,美國憂心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挑釁行為」,台海衝突恐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台灣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指,未來中美兩國在台海周邊活動將因沒有溝通,擦槍走火可能性大增。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認為,雖然布林肯訪中後兩國互動可能增加,但相信美國對台軍售以及台美經濟合作不會受到影響。
空軍前副司令:擦槍走火可能性大增
布林肯訪京時向習近平等人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又指美國一中政策不變,以及溝通管道暢通的重要。但布林肯在會後的記者會坦言,「中國拒絕重啟軍事溝通管道」。在台北,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接受本台訪問表示,近期美國聯合其他盟國,密集在中國周邊及南海進行軍事演習,氣氛使中國不可能答應恢復兩國軍事溝通渠道。他認為,如情況持續將使台海緊張情勢升高,發生擦槍走火可能性大增。
張延廷說:我認為長期來看,緊張度對立性都增加,要從這個角度來看。緊張性,就是中美兩國在南海周邊和台海周邊活動會增加,增加的話會有緊張度和對立性就出來。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中共跟美國的結構性問題,是三分合作七分對抗。
分析:對台海甚至南海造成非常不確定性影響
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正修就表示,中國仍拒絕跟美國恢復軍事對話機制,將對台海甚至南海造成非常不確定性的影響。
李正修說:因為中共持續不斷對台灣海空域進行巡弋,都是在極具挑戰下的情況進行。雖然沒有跨越來到我們領海或者領空,可是迫近了我們防空識別區的做法,甚至屢次穿越海峽中線,表明了中共有意要打破過去兩岸之間的默契。這種情況之下,甚麼時候會釀成意外都沒有人敢保證。
不同意恢復軍事溝通 出於外交甚至整體戰略考量
對於北京仍不同意恢復中美軍事溝通,李正修分析認為,是出於外交甚至整體戰略的考量。他指,中國接受布林肯來訪,是要表達出願意恢復與美方溝通和接觸。
李正修說:中共認為,不可能把所有的好處一次都給你布林肯,可能會分階段來釋出,不會讓你一次滿載而歸,得到你美國想要的東西讓你一次過很高興的回去。所以我覺得這正是他們玩的一種拉鋸,這是他們的策略。
李正修認為,北京有可能會在他們認為的適當時機,同意在軍事方面作出部分讓步,而這個時機可能是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確定在G20進行會面,中國釋出同意中階軍官工作層級的對話。
行政院副院長:不影響美國對台軍售及經濟合作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回應傳媒提問指,布林肯訪中後美中進一步互動,但不會影響美國對台軍售以及經濟合作。
鄭文燦說:不管是國防的軍售或者經濟的合作,都在既定的軌道上,像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在美國的眾議院歲計委員會(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Ways and Means)是42比0通過,我想美國的兩黨對台灣的經貿合作是有高度共識,那這是非常不容易洽簽的一個貿易倡議,已經有5個項目完成協議。
鄭文燦重申,台美在軍事及經濟方面合作一切都在軌道上,不會受到布林肯訪中有任何的影響。

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之後,中國外交部宣布8項反制美方措施,其中包括取消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之後美國多次表達期望重啟軍事對話,中國都沒有回應。
記者:鍾廣政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