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港人】在台港人分享移居台湾心路历程 学者指移民可解决「少子化」问题
近期不少声音指出港人申请定居台湾困难,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周三(29日)举办分享会,希望透过在台港人分享其在台的心路历程,减少社会上的歧异。有在台港人分享,移民一定要因为喜欢那个地方,而非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否则去到哪里结果也一样,并不合适。也有学者提出,台湾面临少子化问题,政府一定要揽才、育才及留才,让人才留在台湾。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周三(29日)举办「携手连心&迈向美好:在台港澳人士生活分享会」,希望透过对话交流,减少歧异。

在台港人、现于科技公司任客服工程师的周凯欣2014年来台,今年已是第8年。当初考完HKDSE后便到台湾念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她觉得台湾不少制造业在全球地位也是数一数二,工程系工作发展前景较好,所以毕业后她选择待在台湾,希望5年后再申请定居。别人看她会觉得她一帆风顺,其实并不是。她提到,当初毕业时也经历过4个月空窗期, 每天都很忧虑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担心雇主是否愿意帮忙跑文件。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她也多次问自己是否要留在台湾,不用再为政策的事情烦恼。但她最终决心留台,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个性较合适待在台湾。
在台港人希望台港彼此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她对本台指,当初选择到台湾的另一个原因,是感受到台湾的人情味,令她对这个地方有所憧憬。作为以侨生身份来台的一份子,她也有留意一些关于港人留台困难的消息。她同意目前留台比以往困难,等待时间较长,她认为原因是申请个案增多,难以短时间内增加人手处理。而且台湾政府首要目的是要为国民负责,所以审批个案谨慎,周凯欣续指,移民的门槛一定会有一些限制,因为必须选择一些真正对台湾具有贡献、有益的人才会让这些人得到审核通过。她希望大家也能够理解这一点,彼此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互相理解。
一定要因喜欢当地才移民 而非为了逃避某些事情
周凯欣又觉得一定要因为喜欢一个地方才移民当地,而非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否则去到哪个地方结果也一样。

周凯欣说:我的建议是可能要比多一些耐心去认识这片土地,留一、两个月,看看是否真的习惯及认识这个地方。重点是决定去一个地方定居的话,背后原因及动机不是为了想逃离某一样东西,否则来到这个地方,这里一样有问题,是否又继续逃离?而是你来到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你发现很适合你,你觉得很喜欢,在这个地方生活你会更幸福快乐,因正面的原因留在这里或申请移民,而非为了逃离某一东西。
不认为被台湾人排外
在台港人、美食旅游YouTuber黄恺晴分享,自己来台已有两年半,并准备与台湾男友结婚,之后定居台湾。现时她的工作主要是经营其YouTube 频道。她非常喜欢台湾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活,而且许多景点可以媲美外国。这段时间她渐渐对台湾有归属感,因此希望用微小的力量,利用拍片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台湾,亦分享一些资讯给想来台湾的香港人。她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她同样觉得一定要喜欢那个地方才考虑移民,并要融入当地文化。

黄恺晴说:我觉得好多人可能会被一些媒体或网络上的声音误导,可能以为台湾人不欢迎香港人。但其实我自己亲身的经验,不觉得有这个问题。我身边的台湾朋友也对我很友善,以及例如我遇到甚么问题,要打去一些机构问,他们都很乐意答我。所以我不觉得特别被台湾人排除在外。
学者:移民是解决少子化的好方法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荣誉会长、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说,台湾这块土地没有天然资源,每年都有天灾侵袭,台湾能够有竞争力是来自于人才,但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少子化问题亦非常严重,他觉得接收移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张五岳说:不管谁执政,台湾政府都必须要面对3个问题,第一个一定要揽才,延揽优秀人才到台湾;第二个一定要育才,这块土地能培养优秀人才;第三个共同部门,社会各界最关心的就是留才,让人才留在台湾这块土地,才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他指许多港澳人士分享相关经历,希望台湾政府能广纳意见。
近年许多港人移民台湾,去年获在台居留许可的港人达1.1万人,创历年新高。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