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的產品,被指裝有「後門」令資訊外洩,多個國家逐步禁用華為設備。台灣政府已宣布明年1月開始,禁止中央至地方政府機關使用華為設備,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提醒,使用華為設備可能會對美台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有學者認為,美國不應該用政治壓力,阻礙市場的自由貿易。(劉少風 報道)
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早前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座談會後接受傳媒訪問,談到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事件。他表示,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基本立場是,如果其他國家使用華為的網絡設備,就不要期望與美國有往來,例如技術上的合作。
韓儒伯指出,美國基於國安風險希望盟友不要使用華為設備,他以英國為例,指國家通訊營運商「英國電訊」原欲採購華為設備,但受到美國的壓力被迫取消,他指台灣也會面臨同樣的壓力,如果台灣要和美國合作,就不能夠使用華為產品。
他表示,台灣當局已經向政府部門說明禁用華為設備,至於民間就必須考慮風險。他認為,政府禁止民眾使用華為不是可行的辦法,但可以教育和告訴民眾,華為產品不安全,在使用上有風險。他又稱,從國家的層面亦是一樣,美國要讓台灣知道,華為的設備有安全風險,一旦使用的話,將會為美台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台灣必須自己做決定。
台灣的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上星期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接受質詢時表示,中央或政府機關沒有使用華為產品,而且明年1月1日起要實施《資通安全管理法》,對於台灣八大關鍵基礎設施的相關產業,包括醫院、科學園區、通訊業也將完全禁用大陸的電信設備、軟體服務。他又表示,禁用華為等中國製造的相關產品,將由行政院負責執行法令。
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曾復生接受本台訪問指,韓儒伯的發言並不恰當,亦為台灣帶來壓力,在自由貿易市場下,應該以商業及經營的效益為考量,而不是用政治壓力阻礙市場的自由經濟活動,這不單止不利社會發展,更影響中美台三邊關係。
曾復生說:不過我個人認為,第一,韓儒伯是不是代表美國政府?也不一定,所以他(韓儒伯)的言論必須有所收斂,然後美國政府如果真的有這種想法的話,也要重新思考。運用這種方或來限制這個全世界自由貿易的結構跟秩序,我個人認為是與人類的價值背道而馳,對整個社會是不利的,對於兩岸關係也好,對於中美台三邊的關係也好,也是不利的。
清華大學政治系前講師吳強就認為,有關言論反映美國政府對華為事件的真實態度,在互聯網、5G技術的領域方面,中美會進入一個新的冷戰階段,當中華為是中美角力的關鍵,相信台灣是被美國視為重要的盟友。
吳強說:美國是通過向台灣、全世界表明態度,未來這麼一個關鍵的技術領域戰場上,是需要新的一個敵我,或者說盟友關係的確立。台灣和美國因為華為的問題,因為5G升級、採購設備的問題,其實再一次被確認是美國重要的盟友,那麼未來台灣,以及相關的新片產業等等,都會重新得到整合。
美台商業協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總部設於美國,以促進美國與台灣的商業和貿易關係為宗旨,無論是美國國會或行政部門,都經常要求組織提供有關美台貿易關係的意見,被外界認為是美台經濟體系中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組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