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立「印太論壇」關注區域安全

0:00 / 0:00

由25個國家共220名國會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宣布成立「印太論壇」,是首度有跨國國會議員特別為應對區域緊張形勢成立促進常態持續性對話與協作的機制。學者分析,台海局勢成為論壇形成的催化劑,中國軍事力量危害地區安全成為著眼點。另外美、澳及部分南太國家,關注到中國要打造南太版的一帶一路。

橫跨全球5大洲、串連25個國家、共220名國會議員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周一(22日) 宣布成立「印太論壇」,成立目的為將深化協調合作,捍衛和加強以規則為基礎且符合「自由」原則的國際秩序,以及民主、言論自由和法治的共同價值觀;並加強協力應對中國在區域內日益擴張的影響力。

關注中國在所羅門群島上的軍事基地開闢道路

近日他們已召開第一次會議,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會後發布聯合聲明,對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最近宣布簽署雙邊安全協議表達關切,他們認為,該協議可能為中國在所羅門群島上的軍事基地開闢道路(open the way for a PRC military base on the islands)。他們續指,近年來中國政府挑起與鄰國的邊界爭端,並定期對台灣進行軍事威脅,為中國在各太平洋島國境內扮演的角色立下不良先例。

因此,他們呼籲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政府,持續向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政府明確表達,任何企圖將太平洋島國軍事化的舉措都是不受歡迎,且令人無法接受的。他們並強調,民主政體應團結相互支持,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Democracies must stand together to uphold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region)。

學者:中國會將軍事力量 轉化成危害地區安全的問題

東京國際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克賢周二(23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說,最近的台海局就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中國進行一連串軍演。近期中國軍事力量在亞太地區是焦點,似乎會引起區內不穩定因素,因此鄰國希望盡快聚焦這個問題。

李克賢說:中國會將軍事力量轉化成危害地區安全的問題,似乎成為在印太區內的國家,包括鄰近國家日本、或遠至印度、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他們的著眼點是說會否在台海局勢擦槍走火;亦可能牽涉其他地緣政治,例如中國和日本都有領土糾紛,這些可能是他們預見台海局勢只是冰山一角,日後可能會有更多問題,例如中日釣魚島的紛爭、或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南中國海的紛爭,所以他們希望盡快聚焦。

台海局勢成為催化劑 但論壇力量有多強大成疑問

台灣局勢成為論壇成立的催化劑,令成員國覺得要進一步協調、強化溝通機制。不過李克賢續指,這個層面始終不是政府對政府,而是下面一層的國會,當中的議員亦未必是執政黨,因此影響力不大,短期內沒甚麼實際作用,但會造成中國面子上的損失。

李克賢說:例如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已經說,現在中美糾紛會影響區內局勢。但那些東南亞國家,甚至你說南太平洋國家,他們的國會議員是否會好踴躍地參與?我便有些疑問。因為始終不同黨派有不同對華政策,有些是親華派。第二點是,你如何協調這麼多國家不同黨派的國會議員呢?這個也是他們要做的,所以現在台灣事件是一個催化劑,但這個催化劑令到成立亞太論壇,力量有多強大?我便有疑問。

學者:部分南太國家 關注中國打造南太版的一帶一路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同日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印太論壇」一方面關注台灣議題,另一方面便是關注南太平洋的議題,從去年開始,中國特別在南太平洋國家有滲透及入侵的情況。他相信「印太論壇」的成立,會結合台灣在南太國家的力量,透過這種方式來阻擋或監督這些國家被中國威迫利誘的情況。而今年最被關注的便是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有形跡可見中國想要打造南太版的一帶一路,所以他們的警覺性都非常高。

王智盛說:會不會變成說索羅門在跟中國的安全合作上,中國借機把相關軍事勢力,擴張到所羅門群島,等於是直接入侵到第二島鏈?這個引起南太國家跟美國跟歐洲非常震驚。比如說5月底6月初王毅出訪南太國家,可能也是想要推動南太跟中國的合作協議。美國跟澳洲(澳大利亞),或部分的南太國家像斐濟等,都有關注到中國似乎要打造一個南太版的一帶一路。

由日、澳、紐、印國會議員發起 首度有跨國國會議員為應對區域緊張形勢成立協作機制

「印太論壇」由來自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的國會議員發起,他們期待來自韓國、台灣和太平洋島國的國會議員,及區域內其他民主夥伴,以及美國、英國和歐洲各國議員未來參與論壇舉辦的會議。

IPAC也指出,這個「印太論壇」是首度有跨國國會議員,特別為應對區域緊張形勢成立、以促進個別議員之間常態持續性對話與協作的機制,與一年舉行一次大會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及成員包括中國的「亞太議會論壇」(Asia-PacificParliamentary Forum)不同。

IPAC:致力深化世界各地議員 與台灣議員之間的關係

IPAC長期關注中國對全球民主與自由帶來的挑戰。就早前佩洛西訪台,8月9日IPAC也有發聲明,表達關注中國對台軍事威脅升級。他們敦促民主國家要求中國政府立即停止其侵略性軍事活動,並允許重新開放通過台灣海峽的國際貿易航線。 IPAC 說「將繼續致力於深化世界各地議員與台灣議員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去年10月已經以視訊方式參與「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首次實體年會。他與聯盟重要成員視訊,針對中國威脅、兩岸關係、台海和平穩定等議題廣泛交流,就中國對全球民主帶來的挑戰表達憂心,呼籲理念相近的民主陣營成員持續支持台灣。聯盟成立以來,已多次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包括在官方Twitter聲援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另曾發表公開聲明,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接納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等。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