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並未納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第一輪名單,持續引起傳媒和立委關切後續發展。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已和台方約好,數周之後見面洽談更具體內容。對於民進黨立委質疑,是否代表台美經濟關係是雙邊框架而不會加入多邊機制,外交部次長田中光指出會持續積極爭取。
美國總統拜登周一(23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第一輪受邀名單並未包括台灣。該問題周三(25日)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為質詢焦點。
國民黨立委溫玉霞詢問外交部次長田中光,早前無論是外交部或經濟部都說,台灣有機會加入印太經濟框架。而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不像其他國際組織會受到中國打壓或杯葛。然而最後台灣竟未被納入。溫玉霞質疑,是條件沒談好,還是遇到甚麼問題。
外交部次長田中光表示,美方宣布印太經濟框架第一輪名單方式,已經給予台灣尊重。
田中光說:台美之間我們一直有一個默契,我們不要有surprise,所以他這次(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先提出來,台灣不在IPEF名單,我覺得是給台灣一種尊重,我的解讀是這樣。你現在看,美國商務代表戴琪跟(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曼谷APEC談的東西,如果你把這兩個印證在一起,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察重點。因為戴琪也說,跟鄧振中的談話是非常「令人鼓舞且相當有活力」,而且他們期待在下一次。
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回應傳媒詢問,台灣參與印太經濟框架後續安排時,也表示台美將進行雙邊協商。
王美花說:戴琪跟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泰國曼谷APEC會議的時候,雙方有交流談的議題很廣泛。特別有提到針對雙方在供應鏈、在環境、在永續、在勞工等等議題,請雙方的團隊再去做準備,數周之後會再見面。所以他們這邊會有一些比較具體的議程要進行。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指出,田中光說不要只看印太經濟框架,也要看戴琪和鄧振中的雙邊會談,意思是否是台美就是雙邊框架,而台灣不會加入多邊機制了?
田中光回應表示,印太經濟框架還是會積極進行。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李大中分析認為,台灣沒有在第一輪名單中,和區域情勢有關。他指,區域中的國家有很多存在內部因素的考量,或因為政黨輪替、跟大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變數和困境,從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時就存在。

李大中說:其實台灣沒有參加是有蛛絲馬跡的,但政府可能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面,給了我們太多的錯誤判斷跟期待,我覺得政府可能要去做檢討。當布林肯國務卿的談話放大處理的時候,他當時的講法是說,印太經濟架構(框架)是開放包容性的,不排斥任何對象,包括台灣在內。但這句話等不等同台灣一定在首發團?其實是有距離的。其實這裡面政府到最後是知道答案的,因為從駐美代表蕭美琴的談話,在幾天之前接受美國媒體訪問談話裡面,當時用的字眼是「有意義的參與」,這就是一個明確的訊號,她知道。
李大中表示,第一輪名單代表美國有自身的政治考量,希望降低區域國家在參與意願上的變數,避免因敏感的台灣議題而橫生枝節。雖然未來不排除台灣以彈性方式參與當中部份倡議的可能性,但也要注意華府是否在短期內,傾向以台美雙邊框架強化彼此在供應鏈上的合作,而無意立即將台灣正式納入這個框架。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