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愈來愈多港人移居台灣,今年聖誕在當地將有多個由在台港人合辦的聖誕市集。有主辦方更邀請台灣的社福團體參與,希望透過聖誕市集讓台港共融,改變台灣人對「港人小圈子」的固有印象。另外,也有主辦方希望將香港濃厚的聖誕氣氛帶到台灣,並讓離散港人不再孤單。
「九月茶餐廳」、「台灣中華萌愛關懷協會」及「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本周日(19日)在台北共同協辦「台灣大笪地」,除了超過30個攤位,也有音樂表演環節,共6隊香港及台灣樂隊參與。
聖誕台港共融 不再是港人「小圈子」
主辦人之一Andy接受本台訪問時介紹,市集中除了會有港人自製雞尾包、奶茶之外,更有台灣社福團體「自閉症家長協會」參與。Andy笑說,他被取笑過去的活動都沒有台灣人參與,因此今次希望讓台灣人知道,這並非香港人的「小圈子」活動。
Andy說:不希望讓台灣人覺得,我們全部香港人也是自己辦自己的活動,和台灣一起辦會讓他們覺得,其實在台灣的香港人正在融入(台灣)。之前我們沒有方法,不知道有甚麼途徑可以和台灣一起融合,那現在就有這個機會讓我們表現。其實有些是台灣學生或年輕人自己來報名,他們也想和香港人一起玩、感受(聖誕)氣氛。也有台灣的自閉關注小組,那些小朋友弄一些手工皂;有些是澎湖來的朋友,當天的食材全是澎湖帶過來。
將香港濃厚聖誕氣氛帶到高雄
除了台北,高雄本周六(18日)及日(19日)也有由「雄店」主辦、「台灣香港人互助社~南部」及黃捷辦事處協辦的「港人港味特色聖誕市集」。協辦人之一Joe對本台指,今年已經是第2年舉辦聖誕市集,對比第一年是次規模更大、共有約30個攤位,當中有數10個攤位由台灣人主理。Joe說過去台灣人對聖誕沒有太大感覺,相比較之下香港則有濃厚的聖誕氣氛,他希望將這份熱鬧帶到台灣。另外,他指因為不少港人是投資移民,也希望這個平台能讓他們推廣產品。
Joe說:其實我們的初衷不變,初衷也是台港融和,令到香港人和台灣朋友聯誼、及港人與台灣社會的連結。其次我們也想保存香港優質傳統文化,產品方面例如有雞蛋仔、碗仔翅這些地道的香港食物;布置方面也有香港元素,保存香港慶祝聖誕節的傳統。
「香港手足」自力更新 異地圍爐「原來我也不是那麼無聊」
「港人港味特色聖誕市集」攤主之一、因安全為由化名為「手足姐姐」接受本台訪問時說,初到台灣時情緒非常低落,經常有不真實的感覺,幻想睡醒後其實一切是夢,自己並沒有來到台灣。但後來認為終要面對現實,如此下去情緒也不會復原,總要想方法生存,至少可以自力更新。今次她就會售賣自己親手用滴膠製作的手工藝。

手足姐姐說:其實本來因為看到愈來愈多手足做代購,很窮怎麼辦。之後就想有甚麼可以做,我以前本來在香港做一些與顏色有關的工作,我對顏色的敏銳度比較高。滴膠這件事我本來不用設計,只需倒模,我是玩顏色配搭,我也是上網自學。以前不會擔心沒有節日氣氛,拿起電話便有幾個派對等你去「寵幸」,但問題是在台灣朋友又沒有、家人又沒有,我甚麼也沒有時,所以我想參加這些市集,原來我也不是那麼無聊,取暖的感覺。
用食物懷緬故鄉 自力更生突顯獅子山精神
另一攤主、「叄陸伍貳」創辦人Tom對本台指,當初在士林夜市成立實體小食店並售賣雞蛋仔,是因為非常懷念港式雞蛋仔的味道,經多番研發後終「尋回熟悉的味道」,因此希望能帶給在台港人「懷緬故鄉的情懷」。今次再參加聖誕市集,盼望讓更多台灣人認識他們,他強調「香港人無論去到哪裡都可以自力更生,突顯香港人獅子山下的精神」。

另一方面,「台灣香港協會」與「我城地方—台港大聯盟」下周六(25日)於台北合辦「香港聖誕市集」,除了有超過30個攤位,也有以氣球紥成的香港小巴作為打卡景點。
記者:文海欣 責編:張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