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台措施 學者指把「一國兩制」變「一制」

0:00 / 0:00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舉辦「26條措施:惠台還是利中」座談會。學者認為26條是把「一國兩制」變成「一制」,其中開放台商參與5G,更可能捲入像華為一樣被美國制裁下場。學者指26條另一目的是介入大選,但國民黨接球不當浪費了北京一番苦心。(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林廷輝表示,惠台措施第14條,「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內容是提供領事保護而非外交保護,除了架空台灣駐外單位外,台灣民眾也要思考,在西方國家開始提防中國後,向中方求助未必能夠決問題。

林廷輝說:另外一個我們看到,他們很多的條件全部跟這個要在中國大陸申請所謂的居住證掛勾。我們知道從他宣布居住證以來,業績非常差,因為沒有多少在中國台灣人申請,大概一開始二十多萬,這個當然這個數字中國國台辦也不是很滿意,所以把這些相關措施,又跟居住證掛勾起來,事實上也要衝他的業績量。

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范世平表示,26條內容其中13條針對台灣民眾,另外13條對象是台資企業,目的都是將「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

范世平說:他在第九條跟第十條。第九條談的是台資企業跟大陸企業,可以同等依法享受貿易救濟跟貿易保障措施。第十條是,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可與大陸企業同等依法利用出口信用保險等工具。其實他就是把台灣的企業跟中國大陸的企業等同化,這就是某種程度的國民待遇的概念。所以他就是等於把台企跟中企等同視之,這就等於剛剛所說的「一國一制」的概念。

中共研究雜誌社特約研究員吳瑟致指出,對台26條無疑就是「利中」措施,出發點是從中國當前經濟需求、地方發展,以及現階段中美貿易形勢下的高技術人才吸引與投資。其中吸引台商參與5G建設,將讓台商面臨美國報復的風險。

吳瑟致說:台商第一個會不會面臨到,是美國現在對華為的參與報復行為,會把台商也捲進去了,這是台商特別要小心的。尤其是現在中美的科技戰,你跟中國大陸互動太緊密,你可能也被美國列為制裁對象,這個我們已經看到有案例了。再來第二個,你今天參與了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產業,一定要小心,中共到時候會不會認為你有洩密的可能。因為你了解愈多,敏感度就愈高,中國大陸又不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到最後台商會不會面臨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這是台商要特別小心的地方。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認為,26條另一政治目的,是北京借此做禮給選情低迷的國民黨,並介入台灣選舉,但是國民黨回應不當,能否為選情加分值得懷疑。

張宇韶說:國民黨必須要在兩岸關係上轉移焦點,否則會被倒著打。只要香港議題都存在在這個地方、只要美國經貿都存在在這個地方、只要對口政策的調性不變,國民黨都一定處於被動狀況。但是國民黨這樣的回應方式,有沒有辦法幫他的選情加分?這大有問題!面對這種涉及主權,或涉及國安的議題,26項在戰術上就是對台三戰的延伸,在戰略上就是這三年來習近平一貫的軟硬兼施的做法,國民黨卻不去懷疑,不去質疑。

張宇韶表示,中國現正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的斷鏈,26條是與美國提出的台北法案針鋒相對,他相信北京出招之後,美國很快就針對26條加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