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基金會創辦的「亞洲民主人權獎」,今年頒贈予總部設於澳大利亞的「亞太國家人權機構論壇」。基金會董事長、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台灣雖然無法加入聯合國的人權機制,但借助舉辦人權獎,宣示台灣捍衛人權和民主的決心,亦可進一步提升與落實台灣人權。(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游錫堃周一(30日)宣布,2020第15屆「亞洲民主人權獎」得主,是總部設於澳洲、從事強化亞太地區弱勢人權保護的「亞太國家人權機構論壇」(Asia Pacific Forum of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APF)。
游錫堃說:由於亞洲各國的人權環境,分別面臨不同的社會、文化、政治情況的挑戰,,「亞太國家人權機構論壇」的工作,除了強化已經成立的國家人權機構的功能之外,促進其會員的交流合作,以面對共同的人權挑戰。同時也持續支持亞太地區各國,建立符合聯合國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機構卓然有成。因此,今年亞洲民主人權獎,選擇頒給亞太國家人權機構論壇。
游錫堃指,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的人權工作面臨極大挑戰。
游錫堃說:今年由於新型冠狀肺炎全球肆虐,世界以及亞洲有許多地方的社會活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民主人權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台灣很幸運的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整體生活受限比較少,在如此特殊的大環境之下,亞洲民主人權獎邁入了第15年,作為亞洲地區具有指標性的人權獎項。我們生在台灣,很幸運也很榮幸,能夠持續的辦這個獎項,讓鼓勵亞洲地區的民主人權工作不會間斷。

游錫堃認為,台灣每年頒發人權獎,有助於宣示當地維護民主人權的決心,也有助於各人權組織推展相關工作。
游錫堃說:亞洲民主人權獎2006年創設,已經邁入第15年,也代表台灣這種民主精神及捍衛人權的堅定決心。過去得獎者有無彊界記者組織、自由北朝鮮電台創辦人金勝文先生、海上難民救難組織——亞洲反非自願失蹤聯盟,以及去年獲獎的澳洲人民外交培訓計劃。這些獲獎人士或者團體遍布全球,他們都是民主與人權的重要典範。
游錫堃表示,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在今年八月揭牌正式運作。總統蔡英文在揭牌儀式中期許,「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為國家的良心。台灣雖然長年無法加入聯合國的人權機制,但都自願性依照聯合國人權公約的標準定期進行自我審查,甚至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與落實台灣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