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部周二(12日)公布兩年一度的2023年《國防報告書》,是經歷中共對台軍演及俄烏戰爭後的首份報告書,當中涉及中共對台威脅的頁數,由對上一次2021年版的10頁,大幅增加至19頁;在「區域情勢」部分,更特別將正積極進行測試的中共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以圖片說明標注出來,引起外界關注。台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處長熊勝榮少將透露,將向美國採購攻擊型無人載具,目前列在機密預算。
《國防報告書》記者會周二由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主持,國防部次長房茂宏中將等10多名將領列席。這次是自1992年以來,第17次公布《國防報告書》,也是去年中共解放軍圍台軍演及俄烏戰爭後的首份報告書。報告分成5大部分,包括區域情勢、國防戰力、政策興革、國防治理、榮耀傳承。
相對2021年版,今次報告書涉及解放軍對台威脅頁數大幅增加,由10頁增至19頁。報告指出,為確保台灣足以應對外在軍事威脅,將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提升防護成效。面對大陸灰色地帶模式侵擾,台軍會強化聯合情報監偵工作,並同步調整處置規定,以反制敵方新常態威懾。
在「區域情勢」分析部分,報告書特別用卡通圖示,納入預計2025年服役的中共航母「福建號」並簡介其性能。國防部情次室助理次長黃文啓表示,「福建號」是大陸第一艘平板式航母,代表解放軍進入準備走向遠洋的規劃,坦言「這是我們未來必須積極應對的,一個重大的海上威脅」。
報告又提到,台軍依照當前防衞作戰構想並汲取俄烏戰爭經驗,作戰全程藉高度機動、疏散、隱蔽、複式備援與分層指揮,確保戰力完整。台方同時結合美國印太戰略部署,向外拓展防衞空間;發揮海峽天塹優勢,運用具備適航韌性的高效能艦艇、機動導彈車,及無人載具等「機動、遠距、精準」制敵手段,重層削弱敵方戰力。
報告中的「國防戰力」整建重點提到,將籌建各型無人機,以增加戰場監控及敵情偵察能力。台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處長熊勝榮在記者會上表示,台軍將籌建的無人機分成兩類,包括台灣自行研發部分,明列在國防部公開預算書上,可見到有哪些項目。而為應對中共威脅,熊勝榮也透露,武器採購項目另有機密預算,例如對美採購「攻擊型無人載具」,目前還在軍購程序中,細節不便說明。
責編:李世民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