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後立即表達支持 拜登擬再派高級代表團訪台

0:00 / 0:00

台灣即將在周六(13日)舉行大選,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5名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計劃派出由前任高官率領的兩黨代表團,在台灣大選後訪台,當中包括屬於民主黨的前副國務卿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以及共和黨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Hadley)。

報道指出,雖然拜登政府先前曾派遣兩個同樣由前任官員組成的高級代表團訪台,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但在台灣大選後即派團前往仍屬不尋常,且可能觸怒北京。《法新社》亦報道,美國計劃派非官方代表團訪台,並警告北京當局不要在台灣大選前後作出任何軍事挑釁行動。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時強調,中國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呼籲拜登政府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訊號,不要以任何形式干預台灣地區選舉。

恐讓北京有藉口作出過度反應

《金融時報》報道,美國一名前官員指拜登在台灣大選後,立即派代表團訪台帶有風險,可能引起反效果,認為在這敏感時刻,美國首要目標應該是鼓勵北京和台北克制,如果在此時間點派出高規格的代表團,就像給台北一個「熊抱」(bear hug),同時令北京有藉口作出過度反應,強調「我們的行動要更細膩才會有效」。

另一名知情人士形容有關構思是「壞主意」,因為不論是台北或北京,都有可能藉機以不同方式推動各自的議題,令華府政策複雜化,而台灣政治人物也可能會為了特定目的以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和詮釋,屆時恐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不過也有意見肯定白宮的構想,認為有助台灣。報道稱,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和台灣事務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向台灣的民主制度,以及新當選總統表達支持很重要,在跨黨派基礎上這樣做更是有好處。

《路透社》就報道,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白宮官員周三(10日)表示,華府沒有偏袒任何一方,也沒有偏好或首選的候選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預或影響台灣選舉,無論最後誰當選,美國對台政策都將維持不變,美台非官方關係也將持續穩固。

2021年拜登就任總統不到3個月,就指派前參議員陶德(Chris Dodd)率團訪台,表明美國對台灣及民主的承諾。 2年前俄烏戰爭爆發,拜登又派遣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以及前國防部次長佛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訪台,以表達華府不會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讓北京有可乘之機。

記者:李向陽 編輯:溫曉平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