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選舉引入統獨之爭 催票不成引火燒身

0:00 / 0:00

2018年的這次台灣縣市長選舉,有分析認為,地方選舉中引入全國性的統獨議題。前總統馬英九選前拋出兩岸關係「新三不」,加入「不排斥統一」的主張;現任總統蔡英文也引入了統獨的爭議。藍營方面,同樣有候選人因不滿國民黨,拒絕承認是中國人,憤而脫黨參選,賣點是主張祖國統一。成不成功呢?(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的地方選舉,選民通常最關注自己居住城市的建設、福利等問題,統獨議題很難引發共鳴。不過在這個周末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總統蔡英文突然將方向引向台獨爭議。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提出兩岸關係的「新三不」主張,就是「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按照慣例,政府部門對民間人士提議不會回應,但蔡英文藉向美國台獨團體錄影致詞時表示,世界都在看台灣,是會選擇一個親中政黨,還是繼續堅持民主與主權?

陸委會前副主委游盈隆表示,蔡英文將選舉方向引導到統獨層面,其實是發出重要的政治訊息。

游盈隆說:統獨議題是全國性選舉的議題,理論上不應該、也不會直接在地方選舉裡面發生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次情況比較特殊,就是因為地方的選情,已經迅速轉變為對民進黨不利的時候,民進黨高層會訴諸政治議題像統獨,來激發傳統民進黨支持者的危機意識。

有「深綠」背境的南開大學法律系教授張正修指出,多年來,民進黨習慣在選情危急時,激發獨派熱情出來投票支持。但蔡英文的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主張,已經疏遠與獨派團體的距離。

張正修說:基本上蔡總統這兩年來對統獨的態度,反而會使她這個時候打統獨議題效果不會很大。其實兩年多來,她一直討好少數不支持獨立的人,反而打壓原來的獨派支持者,例如:打壓10月20日的正名大遊行。這個時候打統獨議題,我想效果不大。狼來了!喊多以後,沒有效果。

蔡英文不支持台獨引起「深綠」不滿,另一個極端是國民黨不敢講統一和我是中國人,也有候選人離開國民黨參選;今年由南部嘉義到台北,都有候選人以五星旗作為標誌。

嘉義縣議員參選人黃奕瑄,以青天白日和五星旗並列作為參選標誌,她指兩岸的政治一直在交鋒,經濟和文化也在交流,因此把雙方國旗並列,是對彼此的尊重,亦象徵兩岸擁有平等的交流。台北市議員候選人鄭建炘,以祖國統一、推崇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主要政見。

鄭建炘說:因為民進黨台獨推廣那麼多年之後,國民黨不敢把自己是中國人的概念推出來。所以你看這幾年,從馬英九當選到現在的選舉,他們對中國這兩個字的涉獵,基本上已慢慢消失。我以前是國民黨黨員,我們很希望馬英九不要忘記他父親臨終前,希望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這個概念,但馬英九做不到。

鄭建炘表示,主張兩岸統一和強調自己是中國人,是維持兩岸和平最好方法,但在台灣地方選舉不一定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