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开放两周年 三成香港「政治难民」未适应移英生活
英国开放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两年来,已有超过14万港人获批签证移民英国。有针对这些港人移民的民调发现,近7成受访人因政治原因决意移民;有3成受访者仍未适应英国生活,部分更表示在生活开支上极需协助。
「当我见证香港人对我们本地社区和经济作出的非凡贡献时,我感到尤其自豪。很多香港人形容在英国居住,就像回家一样。我们很荣幸有那么多杰出人材以我们的国家为家,我期待并欢迎更多香港人在未来几年来到英国。」在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开放两周年之际,英国移民部长郑伟祺(Robert Jenrick) 拍摄宣传片,赞扬过去两年移民英国的港人对英国作出「非凡贡献」,强调英国将继续履行其历史及道德责任。
英国政府因应香港局势恶化,于2021年1月底开放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为港人提供移民英国的「救生艇」。英国政府公布,在过去两年,已有144,500名港人获批BNO签证,到英国「重建家园」。
七成人因政治考虑移英 成「政治难民」
海外港人媒体《追新闻》和教育组织「时代公民教育平台」(Citizens of Our Time Learning Hub,COOTL)近期合作对新移英港人群体进行调查,发现822名受访者中,近7成是出于政治考虑而移民。当中近5成受访者的移民原因是 「香港政治环境」 ,超过2成人是基于 「自由/人身安全考虑」 ;另有超过25%受访者是基于 「子女教育及成长」 因素,而因香港经济前景及防疫措施而决定移民的,只占极少数。
而即使身处英国,绝大多数受访者仍会花最少一半时间阅读关于香港的新闻和资讯。被问到哪些日子对香港最具意义,并值得纪念或承传,最多被访者选择2019年的「7.21元朗袭击事件」。当日大批白衣人在香港元朗西铁站内及附近一带无差别袭击市民,香港警方被质疑与黑帮勾结,纵容甚至「放生」白衣人,成为「反送中运动」的关键转捩点。另外 「8.31太子站袭击事件」、「6.12百万人大游行」,以及6.4天安门屠杀等,都依次被受访港人选为香港的重要纪念日。
参与调查的学者锺剑华表示,大部分港人因政治原因离开香港。
锺剑华说:过去两年从香港到英国的这十几万人,主要是因政治原因而离开香港,这个说法应该是没错的。当然是否难民就很视乎大家在这里如何适应,有7成人适应得很好,很多人都积极投入英国社会。可以看到大家关注的问题都是找工作、多了解英国的文化历史、改善英语等。但同时他们没有忘记香港,大家可以看到,他们还是很关心香港的讯息。
调查中近7成被访者曾接受高等教育,拥有学士或以上学历;过半数受访者已受聘、自雇或创业,近7成人认为自己已适应英国生活。调查同时关注新移英港人需要支援的范畴,结果发现超过56%受访者认为在「了解英国社会、政经文化及融入社区」上极需要支援,其他需要支援的范畴依次为医疗服务、英语、工作机会及求职技巧等。
三成人未适应英国生活 近两成人需要生活开支支援
即使大部分港人积极投入英国的新生活,移民从来不是易事。近日一名持BNO签证移英的香港女生轻生的消息,引起在英港人群体的关注。
调查发现,有3成被访者表示自己仍未适应英国生活;更值得关注的是,有18.5%受访者表示在生活开支上「极需要」支援。
而事实上,自2021年4月起,英国政府共投放近5000万英镑推出「欢迎港人计划」,当中包括由各市议会提供英语课程及「贫困支援」等。然而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对英国政府及各市议会提供的支援缺乏认知,更只有不到一半人知道,他们其实可以申请英国政府或市议会的生活资助或津贴。
调查团队认为,这显示以BNO签证移民英国的香港人中,仍有少数弱势者,而且他们未能寻求外界支援;不排除当中有部份人士或因香港急速的政治转变,在未有充足准备下,被迫选择以「走难」方式离开香港。而港府不让BNO港人取回强积金,也影响部分移英港人的财政状况。
记者:吕熙(伦敦) 责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