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防敏感技術轉華 恐加大出口香港管制

0:00 / 0:00

中美貿易及外交關係緊張之際,美國一批跨黨派議員去信特朗普政府,要求審視對香港的出口規例,擔心北京會透過香港獲取美國的「敏感技術」。有學者認為,美國政府為了保護國家的利益,很大機會接納議員的建議,加大對香港的出口管制。(黃樂濤 報道)

美國十名共和、民主兩黨參議員,周二(10日)聯署去信國務卿蓬佩奧及商務部長羅斯,指憂慮中國或會利用美國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獲取關鍵或「敏感技術」,以支持北京政府的戰略目標,或侵犯中港等地人民的權利,要求美國採取適當措施,評估對香港的出口規例。

參議員在信中形容「中國持續侵蝕香港的自治權」,他們要求政府最遲下月1日回覆,並提供有關美國出口管制制度現狀的詳細資料,並以書面形式進行評估,同時提供有關修改美國出口管制的最新狀況。

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學者曾志超周三(11日)對本台表示,美國在輸往香港的商品管制上,都比中國寬鬆,相信中國很大機會將一些美國限制輸往中國的商品,利用香港作為一個中轉站,運到中國。

曾志超說︰中國的進口數字裡面你可以發現,它有非常高的比例,透過香港(進口),它(中國)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透過這樣子,去減少很多的問題,美中貿易戰這種情況下,本身對華為一些管制這部分,同樣的還有一些對中興通訊管制的部分,它(中國)還是可以透過這樣子,第三方平台的方式來取得比較敏感的一些管制商品,(相信)這一直都是有的。

他認為,美國為了保護國家的利益,很大機會加大對香港的出口規定,來填補現時的出口漏洞,防止中國透過香港獲得美國的「敏感技術」。

曾志超說︰我覺得通過(加大對香港管制)的可能性是愈來愈高了,這個本身就是一個漏洞,所以這個部分一定要把它填補起來,如果不把它填補起來的話,那它(中國)就可以源源不絕的,從香港可以取得非常多的,那個它(美國)所管制的一些商品,那對美國的利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不過,中國時事評論員立風卻對本台表示,美國一直都有嚴密的出口管控措施,不會這麼輕易就讓中國當局透過香港,將一些所謂的敏感技術輸往內地。他認為,美國議員是想利用一些藉口,在香港的局勢上或貿易戰當中,向中國當局施壓。

立風說︰如果說中國只是簡單的通過在香港的代理公司,直接把敏感技術弄到北京,那麼美國的出口管制法規連這個都擋不住的話,那出口管制幾乎就形同虛設,所以美國的出口管制應該是有很多防範的,所以從香港直接買不是那麼容易了,這些議員提那個(加強對香港出口管制),我覺得主要還是香港目前的局勢。(美國)對北京施加壓力的話,那目前也就是只有這個辦法。

根據美國國會1992年通過的《香港政策法》,香港可在美國出口管制下購買敏感技術,但須確保無不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