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研究指1/3中國人反對攻打台灣 僅1%認為要直接開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過,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但真的是「全體」嗎?一項由權威學者進行的調查顯示,有三份之一中國人反對北京揮軍攻打台灣,支持全面開戰的僅佔55%,較外界預料的要低;更有25%受訪者認為兩岸最終不一定要統一。
這項關於台海戰爭的民意調查於2020年底至2021年初分兩階段進行,上周一(15日)刊載於著名的《當代中國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在1824份有效回應中,55%贊成必要時以武力統一台灣,33%反對,12%稱不確定,僅1%的人認為不必再嘗試其他方法,現在就可以開戰。
被問到有哪些手段可以逼迫台灣接受統一,58%認為在台灣外圍發動有限的軍事行動是可行的,包括收復金門和馬祖,逼台灣接受統一;57%人認同透過經濟施壓,例如經濟制裁,甚至斷台灣的經貿及人員往來;另有55%中國受訪者認為應該一面維持現狀、一面增強自身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直到台灣同意統一。
至於最核心的話題,兩岸究竟需不需要統一?調查得出令人驚訝的答案,雖然71%人表示無法接受最後沒統一,但同時有22%受訪者明確認為「兩岸最終不必然是要統一」,各自維持自己的政治體制就好。
負責研究的學者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劉遙(Adam Y. Liu)、以及上海紐約大學副教授李曉雋(Xiaojun Li),他們表示,這份調查挑戰了「收復台灣是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集體意願」這種主流說法。雖然中國領導人不是透過選舉而上台掌權,但仍會嘗試確保他們的政策和輿論盡可能一致,避免引發內部強烈反彈,「對中國而言更是如此,因為他們政權合法性的關鍵是民族主義,尤其在領土和主權議題上」。
報告也提到,受訪者的學歷大多是大學畢業,教育程度較高。考慮到強行統一台灣要付出的經濟、人力和名聲等成本,還有美國可能介入,都降低了受訪者選擇激進手段的意願。
這項調查還試用其他問題來衡量受訪者的民族主義程度,發現有受訪者的民族主義受同儕壓力影響,形成了放大效應,驅使他們去支持更激進的選項,並迫使溫和派的人服從。
調查更發現,年紀較大的受訪者更傾向選擇激進策略,例如全面開戰或軍事壓迫。兩位學者指出,「也許年長的中國人現在變得更沒耐心、更想看到台灣問題在他們有生之年就解決,無論甚麼方式,都比無止境的等待好」。
台海問題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美國總統拜登周日(21日)在七國集團峰會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進一步承諾繼續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強調美國及其盟友之間的共識,即西方盟友必定回應中國大陸任何單邊行動。他強調,雖然美中衝突不是不可避免的,但華府對台灣安全的承諾仍然堅定。
記者:方德豪 責編:李榮添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