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民族情绪 韩战阵亡军人遗骸高规格安葬渖阳
2020.09.29
今年是中共参加韩战(朝鲜战争)70周年。辽宁渖阳周一(28日)为117名韩战中阵亡的中国军人举行安葬仪式。新一批军人遗骸无论数量,还是交接规格都超出以往。外界相信,这与美中关系冰封,官方希望唤醒「抗美」记忆有关。(高锋报道)
安葬仪式在渖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117具从韩国运回的中国士兵遗骸,大部分是在分隔朝鲜与韩国的非军事区发现。棺椁在解放军礼兵护送下进场。在场的军人家属以及退役士兵代表集体向死者三鞠躬。
仪仗队士兵鸣枪致敬。
参与仪式的解放军代表蒋建元表示要继承先辈「抗美援朝」的精神。
蒋建元说:先辈们用鲜血声明诠释了军人的价值。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
清华大学政治系原讲师吴强表示,官方高姿态迎接和安葬军人遗骸,宣扬的不是反战,而是反美。
吴强说:反美基本上是韩战在过去70年官方宣传的主旋律。现在重新在国内以「抗美援朝」为题材大量的宣传,基本上是唤醒反美历史记忆,突出反美的主旋律,体现了中国官方的心态对于韩战并没有基本的反省。
他批评当局为了政治需要,利用「抗美援朝」作为煽动民众的工具。
吴强说:中国官方的宣传和意识形态部门相当保守。它把这种不变的,韩战等于反美主义的这样一个基调,只是根据政治现实的需要,进行强弱的变化,并没有鼓励或容忍各种各样反思。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就会煽动起反美的情绪。
广东退伍军人陈风强则认为,官方积极旧事重提与美中关系严峻有关。
陈风强说:「抗美援朝」的时候(中国)是针对美国的,美国也是针对中国的。现在美国跟中国搞得那麽僵,提高规格肯定与目前的美中关系有关。
陈风强说,阵亡军人入土为安固然重要,幸存退伍老兵却也不该忽略。
陈风强说:已经死在他乡几十年。现在高规格接回来,死者根本不知道,生者看到就感到是在搞形式(主义)。他们这帮人百分之80或90都是没文化的,绝大部分都是回到农村务农的,在战场上退下来以后回到老家当农民,结果享受不到改革开放成果,过得很苦。
美中关系紧张大背景,加上中共参加韩战70周年,近期中国各地陆续展开纪念活动。除了重开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还计划推出多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周日(27日)运回中国的这批军人遗骸是韩国向中国移交的第七批遗骸,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次。 受疫情影响,移交仪式从以往清明前,推迟到9月底,接近10月25日共军入朝参战70周年记念日。连同这批遗骸,中国自2014年起,已从韩国运回超过700具中国士兵遗骸。
这次交接和迎接死难军人遗骸规格也明显提高,当局首次使用运20运输机接送,并由两架解放军歼11B战机护航。渖阳机场则安排了最高规格的「水门礼」,由多辆消防车喷射水柱迎接专机。
根据「中国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数字,韩战期间共有超过18万名中国军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