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執政保守黨將選出新任黨魁,接替約翰遜(Boris Johnson)出任首相。當相位之爭進入最後階段,候選人的對華態度成為焦點。一直被指對華立場曖昩不清的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突然公布一系列強硬對華措施,並把中國視為對英國和世界最大的經濟和國安威脅,揚言當選第一天就會對華採取行動。
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魁爭奪戰進入最後階段,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和現任外相卓慧思(Liz Truss)成為最後兩強,並在周一(25日)進行電視辯論。
被指對華立場曖昩 辛偉誠辯論前「忽然反華」
而在辯論前夕,一直被指對華立場曖昩不清的辛偉誠(Rishi Sunak)突然投下震撼彈,跟從英美兩國情報主管的說法,把中國定義為「英國和世界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最大長期威脅」,並承諾一旦當選保守黨黨魁並接任首相,將採取強硬對華態度,上任首日即會採取行動。
辛偉誠說:在(英國)國內,他們(中共)竊取我們的科技、滲透我們的大學。在國外,他們通過購買俄羅斯石油,來支持普京對烏克蘭的法西斯式入侵,並試圖欺負包括台灣在內的周邊地區。真是夠了。長期以來,英國和西方國家的政客鋪開紅地毯歡迎中國,卻對中國的邪惡活動和野心視而不見。
他又承諾將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其他世界領導人合作,改變西方對中國威脅的容忍態度。
承諾將關閉英國所有孔子學院
辛偉誠又公布一系列強硬對華政策,包括承諾會關閉英國境內全數30家孔子學院。他批評,現時幾乎所有英國政府投放在中文教育上的資金,都流向了孔子學院,助推了中國軟實力的擴張。
他又表示將建立類似北約的新自由國家聯盟,應對中國網絡威脅,並和聯盟成員分享保障科技安全的最好對策。他又強調會擴大軍情五處(MI5)的接觸面,向英國企業及大學提供支援,應對中國對特定行業的間諜行為,並將領導安全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支援企業保護知識產權。辛偉誠重申,將保護英國的資產,包括研究是否有需要阻止中國收購英國的關鍵企業,包括具戰略敏感性的科企。
辛偉誠在聲明中猛烈抨擊中國令發展中國家背負無法償還的債務,並以此沒收他們的資產,或在外交上脅迫他們。他又批評中國折磨、拘留和向人民洗腦,包括對新疆和香港的人民,侵犯他們的人權,又譴責中國操控人民幣,以操縱全球經濟。

中國外交部:散播中國威脅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周一(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不點名批評辛偉誠散播「中國威脅論」。
趙立堅說: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是英國內政,我不予評論。我想奉勸英國個別政客,動輒拿中國說事、鼓譟所謂「中國威脅論」等不負責任的言論,並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過往辛偉誠一直被指對華立場模糊,相反他的對手卓慧思(Liz Truss)就任外相以來,一直延續鮮明的對華強硬形象,多次就中國人權、香港、台灣和新疆議題高調發聲。而自相位之爭展開後,她一直狙擊辛偉誠對華態度軟弱,更計劃重啓英中經濟財金對話。
就在上個星期,卓慧思就在電視辯論中質問辛偉誠,是否仍主張和中國進行更多貿易。辛偉誠一度顧左右而言他,表示要在維護國家利益和價值的同時,「繼續和中國交往」。而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早前曾發文形容,在英國首相之爭中,辛偉誠是唯一一位「對發展中英關係持明確而務實觀點」的候選人。
這個定性,被外界形容是中方對辛偉誠的「死亡之吻」。是次辛偉誠「忽然反華」,有分析認為,是要在爭奪相位的重要關頭和中國撇清關係,挽回黨內對華鷹派勢力的支持。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醜聞纏身下,本月初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魁,並留任首相直至黨內選出接班人。經過多輪投票後,最終只剩辛偉誠和卓慧思爭奪黨魁和首相之位,預計結果或於9月初產生。
記者:呂熙/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