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贸易制裁立陶宛恐重伤自己 英国跟随美澳力挺欧盟向WTO提告中国
欧盟上月就中国贸易霸凌立陶宛向WTO提起诉讼,继续美国、澳大利亚、台湾力挺这一诉讼行动后,英国也宣布加入并共同抗击中国经济胁迫行为。评论认为,英国的加入,象征中国分化欧洲国家的图谋失败,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不再向「中国不高兴」低头。
路透社周一(7日)报道,英国将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支持欧盟就北京针对立陶宛的「贸易限制」行为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
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卓雅敏(Anne-Marie Trevelyan)周一在推文中表明立场,指英国支持盟友、立陶宛和欧盟对中国贸易胁迫的做法进行反制,英国将以「第三方」身份加入欧盟在世贸组织就中方行为展开的磋商,以确保共同抗击经济胁迫行为。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在推特上为英国点赞,指出事件源于台湾去年11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台湾代表处后,中国政府对立陶宛实施了惩罚性贸易制裁。
中国的贸易报复行为包括,将立陶宛商品从中国海关入关清单中删除;拒绝立陶宛的进口申请,并威胁欧盟企业从其供应链中剔除立陶宛产品等。
德国台湾裔时评人成世光表示,英国应该是与其「五眼联盟」盟友美国、澳大利亚的协同行动,但从另外的意义上,也击破了中国对欧洲国家的分化。
成世光说:英国现在加入了,这是非常好的消息。中国这种霸凌的措施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反感。很多人认为英国脱欧之后就不再跟欧盟站在一个立场上面了。这证明英国还是很关心欧洲的事情。特别是这种贸易秩序是最基本的国际秩序,中共政权对立陶宛贸易歧视、压迫的作法,是它霸凌世界的具体表现,很高兴自由国家能够觉醒。
台湾驻德国代表谢志伟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面对得寸进尺的中国,民主国家自会形成联盟。
谢志伟说:英国这一次跟自由世界、跟欧盟一起出手,习近平对付立陶宛的这种作法恐怕得不偿失。这是一个很清楚的讯息,我们自由世界要对付中国恶霸,只有团结起来。
谢志伟认为,欧洲一旦认真去做一件「中共不喜欢但是正确的事情」,将会立下反制中国的范式。
谢志伟说:通常「中国不喜欢」会占优势,可是这一次立陶宛做了虽然是对了但「中国不喜欢」的事情,中国下了重手,可是这踩到自己的痛脚,逼得欧盟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来反制你,那这个反胁迫工具箱里还可以塞多少工具,还可以商量。但对中国来讲,它占不到便宜,欧洲人认真尝试来做一件「中国不喜欢」但是是对的事情的时候,它会立下典范。
去年12月6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致信欧盟官员,表示中国的经济施压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请求欧盟给予强力回应。
12月8日,欧盟公布「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法案,以对中抗中国经济胁迫,当欧盟确信其成员国遭受胁迫时,即可采取一系列惩罚措施,包括向胁迫国加收关税、暂停市场准入等反制措施。
欧盟上个月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控中国对立陶宛的歧视性贸易做法,威胁到欧盟单一市场的完整性。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当时在该声明中表示,在反覆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失败后,欧盟认为除了向世贸组织提诉,别无他法。
上月末,美国、澳大利亚和台湾于表示愿意作为第三方加入欧盟提出的申诉行动。
美国贸易代表发言人霍奇(Adam Hodge)1月27日在声明表示,美国将要求加入这些世贸组织磋商,以声援立陶宛和欧盟。美国将继续与立陶宛、欧盟以及志同道合的盟友、夥伴合作,抵制中国的强制性经济和外交行为。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特汉(Dan Tehan)也于1月29日发表声明,表示在欧盟就立陶宛歧视性贸易做法向中国提起的争端解决中,澳大利亚有著实质性利益,要求加入这些磋商。
另外,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正在访问澳大利亚。他在访问前接受采访指出,此访主要议题聚焦于立澳如何互助,应对中国胁迫和贸易制裁。本周四(10日)兰茨贝尔吉斯还将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表题为「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遭受攻击:以乌克兰及台湾为例」的演讲。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 We support our allies, Lithuania & the EU, in standing against China’s use of coercive trading practices.
— Anne-Marie Trevelyan (@annietrev) February 7, 2022
That’s why we will request to join the EU’s @WTO consultation into these measures as a third party to ensure we combat economic coercion in trade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