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揚在美國「後花園」外交成果 全力拉攏拉美、亞太、南方諸國

2024.11.24
中國宣揚在美國「後花園」外交成果 全力拉攏拉美、亞太、南方諸國 上周習近平與一眾領導人出席G20峰會
路透社圖片

中國官媒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完周六(23日)回國,結束了南美之旅,過去兩周他出席了在秘魯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與及在巴西的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但這次回國後,官媒罕有地繼續大肆宣傳這次習近平出訪成果。

人民日報於周日(24日)在頭版刊登了一篇2500多字的特稿,訪問了隨行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使拉美掀起了「中國熱」,而世界的目光也更加聚焦於中國,也為中國在該地區開僻了新的外交境界。習近平「以中國智慧點亮了全球治理的拉美時刻」,顯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同時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道義感召力。」

王毅強調習近平與南美領導人建立了緊密關係

王毅又特別點出了習近平與南美多國領導人的緊密關係,例如,智利總統博里奇「專門隨身攜帶英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當面請習近平主席簽名留念。」

盧拉總統表示,習近平主席為人民謀福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倡導和平而非戰爭、合作而非對抗、創造而非破壞,為世界作出了榜樣。博魯阿爾特總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教會我們如何擺脫極端貧困、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從中國身上學習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拉丁美洲一直被形容為美國的「後花園」

拉丁美洲一直被形容為美國的「後花園」,尤其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與美國非常接近。這種地理上的鄰近性使美國自視為該地區的天然主導者。

1823年,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提出了「門羅主義」,其核心理念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意即歐洲列強不得干預美洲事務,實際上是宣告美國對該地區的控制權,將其排除在其他大國的競爭之外。

上世紀60年代發生的古巴危機,當時的蘇聯正計劃把導彈運往古巴,美蘇兩個核子大國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倡導亞太經貿合作新模式

在整個亞太地區問題上,王毅指出,習近平呼籲,各經濟體應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構建開放融合的亞太合作格局。而在這次APEC會議上,各方通過了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新指導文件,為亞太地區的開放型經濟注入了新動力。

王毅強調,中國將繼續與地區夥伴攜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建立自由貿易區,共同開創亞太發展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

中國聯合「南方國家」構建新秩序

除了拉丁美洲、亞太,王毅還提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全球南方的聲音日益強大,但全球治理體系未能及時調整以適應新的國際力量對比。」此次G20峰會以「構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續星球」為主題,反映了全球南方對實現發展繁榮的強烈渴望。王毅引述習近平講話,指中國「歡迎世界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共享發展機遇。」

上周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中,參與的成員國中屬於「全球南方」的國家包括:印度、印尼、墨西哥、沙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巴西、中國。

王毅警告美國發動「新冷戰」不會成功

王毅在訪問末段才提到美中關係,他重申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時提出的主張,指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既關乎兩國人民,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如果兩國做夥伴,求同存異,中美關係就能夠取得長足發展;如果把對方當對手,惡性競爭,中美關係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重申中方在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大國競爭不應是時代底色,「修昔底德陷阱」不是歷史宿命,「小院高牆」不是大國作為,「新冷戰」打不得也打不贏,對華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會得逞。」

王毅: 中國外交佔據了主導和道德制高點

王毅最後總結說,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外交始終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從容自信、佔據主動,在世界大變局中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牢牢佔據國際道義制高點,走出了一條有著鮮明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上升,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念認同、情感認同日益深化。」

編輯: 溫曉平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