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扬在美国「后花园」外交成果 全力拉拢拉美、亚太、南方诸国
中国官媒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完周六(23日)回国,结束了南美之旅,过去两周他出席了在秘鲁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与及在巴西的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但这次回国后,官媒罕有地继续大肆宣传这次习近平出访成果。
人民日报于周日(24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2500多字的特稿,访问了随行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使拉美掀起了「中国热」,而世界的目光也更加聚焦于中国,也为中国在该地区开僻了新的外交境界。习近平「以中国智慧点亮了全球治理的拉美时刻」,显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道义感召力。」
王毅强调习近平与南美领导人建立了紧密关系
王毅又特别点出了习近平与南美多国领导人的紧密关系,例如,智利总统博里奇「专门随身携带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当面请习近平主席签名留念。」
卢拉总统表示,习近平主席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倡导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创造而非破坏,为世界作出了榜样。博鲁阿尔特总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教会我们如何摆脱极端贫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从中国身上学习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拉丁美洲一直被形容为美国的「后花园」
拉丁美洲一直被形容为美国的「后花园」,尤其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与美国非常接近。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性使美国自视为该地区的天然主导者。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提出了「门罗主义」,其核心理念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意即欧洲列强不得干预美洲事务,实际上是宣告美国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将其排除在其他大国的竞争之外。
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古巴危机,当时的苏联正计划把导弹运往古巴,美苏两个核子大国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中国倡导亚太经贸合作新模式
在整个亚太地区问题上,王毅指出,习近平呼吁,各经济体应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融合的亚太合作格局。而在这次APEC会议上,各方通过了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的新指导文件,为亚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王毅强调,中国将继续与地区夥伴携手,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建立自由贸易区,共同开创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中国联合「南方国家」构建新秩序
除了拉丁美洲、亚太,王毅还提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全球南方的声音日益强大,但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力量对比。」此次G20峰会以「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为主题,反映了全球南方对实现发展繁荣的强烈渴望。王毅引述习近平讲话,指中国「欢迎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共享发展机遇。」
上周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中,参与的成员国中属于「全球南方」的国家包括:印度、印尼、墨西哥、沙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巴西、中国。
王毅警告美国发动「新冷战」不会成功
王毅在访问末段才提到美中关系,他重申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提出的主张,指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如果两国做夥伴,求同存异,中美关系就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恶性竞争,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重申中方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历史宿命,「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会得逞。」
王毅: 中国外交占据了主导和道德制高点
王毅最后总结说,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从容自信、占据主动,在世界大变局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走出了一条有著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上升,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念认同、情感认同日益深化。」
编辑: 温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