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拜登政府發表年度貿易政策:打擊中國政府非市場行為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 Trade Representative,簡稱USTR)周二(1日)發布「年度貿易政策議程」,透露正在重新調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研究所有現有的工具和可能的新工具,以打擊中國政府主導的非市場行為。
「年度貿易政策議程」指出,美國正在直接向中國提出關切,並加快與盟國和夥伴合作。USTR在報告中說:「我們對中國加碼實施其有害的貿易和經濟濫用行為有清醒的認識,」並指出,美國處理雙邊關係的「整體和務實」策略將側重於美國工人的長期利益。
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10月首次宣布的新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目的是填補華盛頓在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後留下的空白,後者是一個旨在制衡中國的區域貿易協定。USTR表示,將「在不久的將來」公布該計劃的更多細節。
USTR發布這份報告之際,美國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被要求闡明對華貿易政策,並對中國未按2020年初與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的雙邊貿易協定履行大幅增加美國產品採購的承諾做出回應。
根據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的分析,中國2020年和2021年購買的美國商品和服務只實現了第一階段協議中承諾的57%。
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特朗普保持對每年約3,7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拜登(Joe Biden)政府基本保留了這些關稅。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20年後,USTR表示,美國致力於通過一系列舉措來改進WTO,比如強化WTO談判貿易規則的功能,使WTO具備處理非市場經濟體不公平做法的能力。這些不公平做法將包括中國政府利用補貼、標準和法規來扶持中國公司及打壓外國企業競爭的行為。
USTR表示:「從許多方面來說,中國融入全球貿易體系都凸顯了當前這套體系的缺陷以及需要改革的迫切性。」
根據美國國會的要求,美國總統每年須發布一份貿易議程和報告,這也是美國政府詳細解釋其貿易政策的一個機會。預計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將在未來幾周在國會發表證詞,回答議員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中美有共同利益,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他表示,希望美國採取合理務實的對華貿易政策,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和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