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當過義務兵的黃寧俊,是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鎮居民,入伍期間接受軍隊培訓,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但卻未能保護自己家園,祖屋被強拆。令黃寧俊頓時對國家失去了信心,毅然走上這條沒有盡頭的"上訪路"。
離開海南,遠赴北京的黃寧俊,最初只是為了母親被非法勞教一事尋求幫助,同時也繼續為家裡強拆一事扣門喊冤。然而在北京生活的1整年時間裡,結識了各地訪民,也結識了很多公益人士。黃寧俊說,看到很多跟自己一樣千里迢迢來京的訪民,不少已是年紀老邁,為了繼續留京,餐風宿露。於是,他加入了中國社科院教授于建嶸的"隨手街頭救助"公益活動,從活動中幫助來京尋求機會的訪民。
他說:"這個活動發起來的話,全世界都會知道有這麼一群人,來到北京露宿街頭尋找公道,都是受了冤屈,為什麼來到北京流浪街頭,有家歸不得,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加上我們都是被救助者,然後成為救助者,畢竟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他們的經歷,因為我們也是經歷過來。"
黃寧俊憶述,他和父親都是退伍軍人,家世代居住的祖屋位於市場門口東側,因此一直過著前舖後居的方式生活。2001年,海棠灣鎮政府在未出示相關政策及規劃下,非法強拆了祖屋,導致他們無處安身。當局也不按照國家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未為他們依法辦理補償和安置宅基地。
黃寧俊56歲的母親陳月姣走訪多個政府部門都得不到處理,鎮政府只答應賠償拆遷時損壞傢俱的1萬多元,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為此,陳月姣逐級上訪,可是十年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健康更因艱辛的上訪積勞成疾,多次在上訪途中暈倒不省人事。去年初,陳月姣更被當局以"擾亂單位工作秩序"為由,處勞教2年。
黃寧俊說,母親患有高血壓、頸椎病、心臟病,勞教只有約數月時間,身體明顯差了很多,病情加重,2次病危送院。家屬多次要求保外就醫均遭到拒絕,眼看母親情況越來越嚴重,黃寧俊於是赴京尋求幫助。
他說:"勞教引起我媽心情不好,而且感覺受了這麼大的委屈,高血壓一下子嚴重,從一級高血壓到病危三級,還有頸椎、心血管有點硬化,要住院。那時候我們向他們申請保外就醫或是所外就醫,但他們根本不理你。我就四處上訪,後來到北京。"
不過,北京的多個政府部門都將黃寧俊拒諸門外,求助無門的黃寧俊失望之際,遇上了中國社科院教授于建嶸,對方把他的事情在互聯網上公開後,網友紛紛轉載;加上隨後黃寧俊加入公益活動後,他家裡的事情在網上轉載的次數更多。

黃寧俊說,相信是輿論令海南當局帶來壓力,因此母親在被勞教約1年時間後,才獲得保外就醫。
他說:"12月份的時候我找到于老師,那時他發起了'隨手街頭救助活動',社會上的關注度很高,海南省那邊有壓力了,加上很多網友打電話過去,所以母親就獲得保外就醫。"
保外就醫的陳月姣目前身體狀況已明顯有了改善。黃寧俊對記者說,為了家裡強遷的事,母親一直上訪,也拒絕家人介入。因此,這十年多以來一個人背負著這個沉重的包袱。他又說,2010年時母親曾在上訪途中暈倒,看到母親為強拆的事一直堅持,不忍心母親繼續擔憂加重病情,於是陪著母親一起去上訪。直至陳月姣被處勞教後,黃寧俊更決定代替母親走這條上訪路。
不過,不管是海南省當局,還是北京當局,沒有一個部門願意為黃寧俊家裡的拆遷問題答應協助解決。對政府部門失去信心的黃寧俊說,希望透過參與公益活動,讓社會了解到還有那麼的一群人,每天生活在當局的打擊報復,以及為自身權益露宿街頭,借此喚醒官員的良知,為廣大的訪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