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破天驚】日本積極助美制華,克里忽然訪華

0:00 / 0:00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早前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電話,教訓日本「不要把手伸得太長」,習近平之前又與德國首相默克爾通電,要求德國為歐洲「排除干擾」,奉勸歐盟「獨立作出正確判斷」,改善中歐關係。但觀乎本周國際事態的發展,無論習近平與王毅如何施展渾身解數,充當德國與日本的教師爺,努力都白費了。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與德國的外長及防長4月13日透過視像會議形式,首次舉行「2+2」會談。考慮到加強軍事影響力的中國,日德就推進安保領域合作的方針達成一致,確認將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而合作。對於德國海軍計劃的向印太地區派遣艦艇,日本提議與自衛隊舉行聯合訓練。雙方在席間更對中國壓制香港及維吾爾族人權的情況表達嚴重關注。現在不僅日本的手「伸得長」,如今德國的手也伸得一樣長。

首相菅義偉將於4月15至18日訪問美國。雙方預計在會談中就應對中朝等展開協商。此外還將就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新冠疫情交換意見,並發表共同文件。《日經亞洲》報道,美日擬推出印太版「一帶一路」計劃,透過制訂指引,支持印太及其他地區發展高品質的基礎建設,以抗衡中國。另有日媒報道指,菅義偉計劃在訪美後,再出訪印度和菲律賓兩個近期與中國有糾紛的國家,《文滙報》形容這是為了抗衡中國,不惜「見縫插針」。

事實上,日本在印太四國聯盟的角色越來越得到美國的倚重,不僅在這個亞洲版北約裏充當協調角色,也積極拉攏歐洲國家如德國這樣的外交角色,鞏固與壯大這個針對圍堵中國的印太同盟。為何日本的角色如此得到拜登政府的重視,管義偉也不怕「手伸得太長」,再次令中日關係惡化嗎?

美國情報機關周二(13日)發表《2021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中國有挑戰成為世界強國的野心,是美國頭號安全威脅。報告亦將俄羅斯列為主要威脅,又指伊朗、朝鮮也將考驗美國國安。這份報告指北京尋求未來10年將核武庫存量增加至少一倍,又指中共會傾全政府之力延伸中國影響力,欲削弱美國的影響力,離間美國與盟友夥伴關係,促進其專制政體的認受性。報告指中國領袖會尋求機會,在合乎利益時緩和與美國緊張關係。報告又指出,如果中國擁有網絡攻擊能力,那起碼可導致美國的關鍵基建造成局部性、暫時性的破壞。

值得注意的是,這與拜登在過往表達過的頭號威脅對象國家有所出入,拜登從前認為俄國才是頭號威脅,而中國是競爭對手。這份報告將會多大影響拜登的外交安全政策?

美國舉辦氣候領袖視訊峰會前夕,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周三(14日)突然訪華,成為拜登政府首位訪華高官。《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克里的上海之行將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會面,並與一名負責經濟和氣候變化事務的高級領導人進行視像會議,這名領導人可能是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克里曾多次表示,全球氣候危機應分開處理,形容這是「關鍵的獨立問題」,美國不會為此以任何其他國家利益作交換條件,這可能嗎?

主持:鄭宇碩、曹嘉超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