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破天驚】特習簽和約,只欠劉鶴臨門一腳

【碩破天驚】特習簽和約,只欠劉鶴臨門一腳 中美(很可能是最後一輪的)貿易談判將於下周三(8日)於華府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率領過百位來自十多個部門的中方官員赴美磋商。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下周談判完結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決定是否會面,從而簽署貿易協議。早在上周五(4月26日),《南華早報》透露習近平對特習會態度開放,但條件是中美已達成協議,如此,當下周中美代表團宣布特習會面有期時,是否真的不會出現有如特金會一樣的尷尬場面呢?

0:00 / 0:00

中美(很可能是最後一輪的)貿易談判將於下周三(8日)於華府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率領過百位來自十多個部門的中方官員赴美磋商。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下周談判完結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決定是否會面,從而簽署貿易協議。早在上周五(4月26日),《南華早報》透露習近平對特習會態度開放,但條件是中美已達成協議,如此,當下周中美代表團宣布特習會面有期時,是否真的不會出現有如特金會一樣的尷尬場面呢?

《華爾街日報》周四(2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在剛過去的會談中,在部分棘手問題取得進展,包括關鍵市場准入及逐步取消懲罰性關稅。美國網媒Politico周三(1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美已就特朗普政府如何撤銷對總值2500億美元(約1.96萬億港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達成廣泛共識,部分關稅(很可能是價值二千億商品的10%關稅)將於達成貿易協議後即時撤銷,而剩下來的價值500億商品的25%關稅,或於2020特朗普本屆任期結束後才逐步取消,這是意味著甚麼呢?

美國商會高層人士表示,美國談判代表可望爭取到中國作出更多讓步,讓美資公司進入中國的雲計算市場,但在工業補貼問題上,美國要求中國削減補貼規模的要求,似乎未獲北京正面回應。日前,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放棄了向北京提出停止網絡竊密的要求,以便迅速與中方達成協議。如此,特朗普如答應與習近平簽訂協議的話,那協議還算是他一直追求的完美協議嗎?

台灣首富郭台銘本周啟程前往美國拜會總統特朗普前夕,說隨著中美貿易戰落幕,中美科技戰很快便會接力。事實上,中美相鬥又豈止科技戰,還有針對一帶一路、南海甚至是台海的地緣政治戰,又有意識形態之爭,大至有文明之戰。中美如難得下周五(10日)達成協議,雙方又會有多大決心令協議得以成落實,在中美一邊落實貿易協定之餘,又能一邊持續相鬥呢?

主持:鄭宇碩、曹嘉超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