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事故惨剧 道路设计是致命原因

甘肃省兰州市境内的兰海高速公路兰州南收费站星期六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40多人受伤、31辆车不同程度受损。

原来这并不是单一独立事件,从2004年建成通车至今,几乎每一次事故,都伴随着人员伤亡。

兰州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2010年年底的一场“惨烈车祸”。一辆装了20吨萝卜的东风天龙货车,出了七道梁隧道后一路下坡,最后,司机多次踩刹车制动无效,一头扎进兰州南收费站。

据兰州媒体报道,失控的货车把三号收费岗亭夷为平地,二号收费岗亭遭受重创严重变形,正在停车缴费的一辆夏利全车四人被撞飞100米。货车撞飞收费岗亭后,在空中转了一个圈又狠狠摔出50米,从成都拉来的萝卜铺满了路面。

“31岁的女收费员当场死亡,她的孩子才刚一岁。”一位兰州本地媒体人回忆。

同年1月,一辆满载羊皮的大货车,冲过收费站,撞上了两名提着包裹穿越斑马线的女子,又撞上一辆出租车和微型小货车后,才侧翻在地。事故造成两名女子和货车司机当场死亡。

兰临高速公路(兰州-临洮)是G75兰海高速公路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兰州的南出口和通往“后花园”临洮的捷径。沿着这条路,花木之乡临洮县的大丽花、紫斑牡丹可以在清晨运抵干燥的兰州。

因为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兰临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创造了甘肃公路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其中新七道梁隧道是甘肃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而出隧道后长达17公里的下坡路段,在当地非常有名。

从最高点新七道梁隧道北口往兰州方向17公里为连续下坡、多弯道路段,重型货车极易因刹车失控而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因毗连兰州市区,该路段多年来是公安部和甘肃省重点治理危险路段。

尽管官方公布了建立安全检查站、改建和增加紧急避险车道等措施,但事故并未明显减少。

到2012年,甘肃媒体援引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称: 2004年兰临高速开通以来,17公里长下坡路段共发生各类车辆失控事故220起,造成42人死亡,55人受伤。2012年1月以来,兰临高速、青兰高速全路段发生各类交通事故487起,造成31人死亡,19人受伤。

甘肃媒体引述了一位来自海南海口的司机刘建名说:“一路大下坡,收费站又修坡底,外地司机不熟悉路况,行驶过程中前方突然出现收费站,如果车辆在行驶中来不及减速,就会直接冲向收费站。收费窗口太少,排队等候缴费的车辆多,万一有大车失控冲到车流中,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拥有近十年驾龄的重型车司机告诉当地记者:“小轿车有ABS防抱死装置,多采用碟刹,摩擦系数比较小,可以自动散热,但重型车多是刹车片刹轮毂,下坡只能点刹,遇到长的下坡路,夜里司机能看到,轮毂像铁匠铺子里被烧红的铁块一样,通红通红的,很多重型车轮胎起火自燃,就是因为轮毂起火。”

有网民提出,如果不设收费亭,这些惨剧是否可以避免?

责编 胡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