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潤”出去 大理成“大理福尼亞”
2022.10.15 16:33 ET
媒體人張潔平15日在一場活動提到,
疫情與國家社會的改變,影響了中國現代青年,中國城市年輕人出現了潤與躺平。中國雲南的大理市現在被暱稱爲“大理福尼亞”,象徵一種逃避統治的藝術生活。
從中國官方觀點來看,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象徵中國官方看重他們,但同時中國青年卻流行潤學(潤意指run)與躺平,能離開的便離開。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財團法人龍應臺文化基金會15日在臺北舉行“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思沙龍,由Matters Lab社羣平臺創辦人、前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做主講。
張潔平向與會的聽衆分享,這2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疫情讓整個中國陷入過度防疫,也讓中國青年的精神面貌出現了改變,年輕人出現了潤學,決定前往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地。還有年輕人則從城市一路往南前往雲南大理,因爲那裏傳統上代表着“天高皇帝遠”。現在大理被稱之爲“大理福尼亞”,象徵一種逃避統治的生活藝術。
張潔平說,以前去到大理的是不完全融於體制的作家、公民社會、非政府組織(NGO),現在也開始容納工程師,大理出現了許多快速聚集的數位聚落。
(責編: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