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缅甸一架运八运输机在印度东北部的伦普机场降落时,突然发生发动机故障,导致这架飞机坠毁。这并不是运8的第一次事故,早在2017年缅甸空军另外一家运8运输机就发生空难,造成上百人死亡。我们今天就结合最新的空难事故,分析一下运8运输机的发展历史。
首先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缅甸的飞机怎么在印度坠亡了?其实,这和缅甸最近的局势有关系,最近一年以来,缅甸的政府军一直在和地方武装展开激烈战斗,很多缅甸的士兵打不过,就向西逃跑到印度境内,目前至少有超过600名缅甸士兵在印度寻求庇护,这些士兵到了印度,印度人也不想留他们,所以就让缅甸军政府派飞机来接他们回去,运8运输机就是缅甸军政府手头上最好的运输机了,拿他来运士兵非常合适。所以运8去印度,是接缅甸的士兵回家。
伦浦机场本来是一个小机场,结果飞机在降落时冲出跑道,进入灌木丛中,导致飞机在碰撞时机身严重受损,在14名技术成员中八人受伤。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画面中,这架运输机并没有撞上巨大的障碍物,只是冲进了灌木丛而已,就已经受损严重,无法使用。
其实缅甸从中国购买武器有着很长的历史了。1990年代初,緬甸空軍從中國購買了4架陝西運8D。而2016年,緬甸空軍從中國 接收了兩架新型的Y-8F200W戰術運輸機。Y-8F200W 是在原版的机场上加长了2米多的机身,根据中国官方说法,它能夠從碎石或積雪跑道起飛,能够在海拔高達3000米的高原飞行。
然而这两架全新的运八全部出了事故,在2017年6月7日,缅甸空军的一架运8飞机从丹老机场起飞,飞往首都仰光。然而突然在土瓦以西50海里处和地面失去通信联系,事件发生之后,缅甸在安达曼海开启搜救行动, 6月7日,一艘缅甸军舰在土瓦以西218公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飞机的残骸(地图)。散落的碎片表明,飞机很有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发生解体。这起空难事故成为的缅甸最严重的航空事故。在6月15日,一艘渔船发现了飞机的尾部,而黑匣子也被成功找回。
事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飞行员在进入浓密的风暴云层时,失去了飞机的控制,机翼上结满了冰,导致飞机失速,在空中解体。
这一事故显示出了运八运输机在飞机设计上的缺陷,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运8运输机因为机翼结冰发生事故,在2006年,当时中国一架空警200预警机在安徽坠毁,机上40人全部死亡,这几十人是当时中国军济研发的高级研发人员,两人还是将军级别的。而中国的空警200预警机,其实机身就是运8运输机,完全是由运8运输机改装而成的。最后的空难结果被官方认定为,飞机机翼在空中结冰导致失速坠毁。
直接原因虽然是机翼结冰,但还有多种原因导致空难发生,比如机翼的除冰系统出现故障。
我们这里简单解释一下,飞机为什么会结冰,结冰会对飞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一般来说,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度,也就是说飞机的飞行高度越高,飞机机体表面温度也就越低,如果当飞机穿越云层时,云层内存在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机翼就容易结冰。可是飞机是依靠机翼来提供升力的,机翼表面结冰就会大大降低飞机的升力,当飞机表面出现直径1至2毫米食盐大小的冰粒时,甚至可以使得飞机损失超过30%的升力,这就会造成飞机失速,进而产生事故。所以现代飞机一定会有除冰装置,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而飞机用来除冰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电热除冰,说白了就是使飞机上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传送到飞机容易结冰的地方,达到除冰的效果。
所以我们通过2006年空警200的空难事件,和2017年缅甸运8空难事件就可以看到,中国的运8运输机在飞机设计上,特别是除冰装置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实在两年前,也就是2022年,中国的运8反潜运输机就在南海上空失事,我们来看一下法国广播电台的这篇报道,2022年的3月1日中国一架运8反潜机在南海失事,最早是一名越南军事记者在推特透露,运八反潜机在南海附近失事,之后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局长陈明通在立法院备询时证实此消息。然而中国方面三缄其口,一直否认运八失事的消息发生。不过之后在网上,追悼这次死亡的战士的消息传开,也间接证实了运8失事的消息。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次的事故原因是什么,但通过分析缅甸和空警200的事故,不难猜测出,2022年运8反潜机的事故恐怕也和机翼结冰以及除冰装置有一定的关系吧。
中国的运8运输机其实是仿制苏联时代早期的安12运输机。安12运输机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了一种四发动机的涡桨运输机, 1957年首飞, 1973年停产。
1966年当时中国从苏联购买了3架安12运输机,并计划在国内设置生产线,不过随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回技术支持。中国决定自行仿制。
由西安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1969年正式开始研制工作。1972年完成设计工作, 1974年进行首飞。
运8运输机采用了玻璃化的机头,装备的四台涡扇六涡轮旋桨发动机,有效载荷为20吨,可以搭载96名士兵或者是82名伞兵。早期的运8运输机,甚至在机尾配置了一个炮塔,装备两门23毫米的火炮,这款运输机总共生产了二百多架。除了中国使用之外,出口到了世界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比如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丹委内瑞拉等国,不过每个国家订购的数量都比较有限。
运8在服役之后,成为了中国主要的运输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各种型号,比如加装了以色列技术的相控阵雷达,改装后的预警机就称之为空警200。除此之外,还有反潜巡逻逻辑,叫空潜200 ,可以搭载超过10名机组成员。
如果您熟悉中国的航空工业,就会发现,其实中国的航空工业很大一部分都源自于复制前苏联时期的飞机。比如中国的歼6其实就是仿制苏联时期的米格19 ,中国的歼7就是复制苏联时期的米格21 ,运8运输机其实就是复制苏联时期的安12运输机,而中国的轰炸机轰6其实是复制的苏联时期的图16轰炸机。中国的整个航空工业的底子,其实都来源于苏联四五十年前的技术,在过去20年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国产化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然而想要赶上并超过美国的航空工业,恐怕还有一段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