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5枚导弹奈何不了中国货船 反舰弹道导弹为何在红海失效?

胡塞武装和中国俄罗斯达成协议,两国船只可以在红海亚丁湾航行不受任何攻击。仅仅几天之后,胡塞武装就向红海一艘中国运营的油轮发射了五枚反舰弹道导弹。船员迅速控制了船上的火势,没有人员伤亡。发射五枚弹道导弹却无法击沉一艘油轮,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在红海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反舰弹道导弹实战的效果不尽人意呢?

胡塞5枚导弹奈何不了中国货船 反舰弹道导弹为何在红海失效? 胡塞5枚导弹奈何不了中国货船 反舰弹道导弹为何在红海失效?

根据美国彭博社3月22日的新闻,胡塞武装和中国俄罗斯达成协议,两国船只可以在红海亚丁湾航行不受任何攻击。可是仅仅几天之后,在3月24日周六,胡塞武装就向红海一艘中国运营的油轮发射了五枚反舰弹道导弹。这五枚反舰弹道导弹虽然有击中该油轮,但是造成的损失很小。船员迅速控制了船上的火势,并且没有人员伤亡。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不断开发自己的反舰弹道导弹,其中以东风21D和东风26B为主,很多人宣称,只要美国的军舰胆敢靠近台海,就会被这些速度高达10马赫的反舰弹道导弹给击毁。

除了中国使用反舰弹道导弹以外,伊朗也引进了中国的技术,开发了自己的反舰弹道导弹,并将这些导弹提供给胡塞武装。这就是为什么胡塞武装身为也门的叛军,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却拥有相对比较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而胡塞武装也在红海地区频繁使用这些武器攻击民用船只。

这一次发射五枚弹道导弹却无法击沉一艘油轮,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在红海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反舰弹道导弹实战的效果不尽人意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前线的战报。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发布的消息,在3月23日,当地时间凌晨2:50至4:30 ,胡塞武装向在红海地区航行的黄埔号发射了四枚反舰弹道导弹。而在下午4:25 ,美军侦测到第五枚弹到飞弹向黄埔号发射。该舰发出求救信号,但并没有请求援助。轮船受损程度非常轻,船上起火,在30分钟内被扑灭,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的报告。船只继续向东航行。

事件发生之后,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表示,这其实是胡塞武装误击,他打的其实是英国的油轮。可能事实确实如此,直到3月25日,胡塞武装发布声明,依然坚持认为黄埔号是一艘英国油轮,他们打的并没有错。

那美国杂志海事执行发布一篇文章,详细调查了这艘船的历史,这艘船在2024年才被命名为黄埔,之前确实是英国的船,英国的船东,注册地也在英国。不过,目前,这艘船是由一家香港的新公司所经营,只不过该公司下属只有一条船。这艘船在航行过程中挂的是巴拿马的国旗。

这个在国际航运中也非常普遍,全球有20%的货船挂都是巴拿马的国旗,而中国很多的货船也挂的全都是巴拿马的国旗。这主要和税收和法律有关系。除了巴拿马以外,非洲国家利比里亚也是一个重要的注册地点,这是因为利比里亚对外国传统和公司不征收所得税。

所以,如果你在海上看到一艘挂着某个国家国旗的货船,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船员来自哪个国家,他的船东来自哪个国家,这是国际化贸易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产物。

不管怎么说,中国俄罗斯刚刚和胡塞武装达成协议,就在红海地区袭击中国船只,几天之后就被狠狠打了脸。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然而,这件事情最有意思的还在于,胡塞武装使用的是反舰弹道导弹是伊朗提供的,而伊朗的导弹技术则来自于中国。换句话说,这次是用中国技术制造的导弹袭击了中国自己的商船,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胡塞武装使用五枚反舰弹道导弹袭击一艘毫无还手之力的货船,这艘货船竟然没有什么事,根据美国中央司令部的通告,船身被击中之后,只是起火, 30分钟就扑灭了,然后这艘船跟没事一样,扑一扑衣服上的尘土,转头就开往印度去了。

弹道导弹打军舰,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最早的弹道导弹都是对地攻击,导弹发射之后,冲出大气层之后,沿着抛物线返回大气层,势能转化为动能,这就使得弹道导弹能获得较快的速度,一般短程弹道导弹的速度都在三至五马赫左右,中程弹道导弹的速度能达到八至10马赫。

而如果你想在大气层内达到如此高的速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气层内空气密度大,你速度越快,阻力越大,摩擦生热,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大,对于整个导弹耐热性,动力,有极高的要求。

正是因为弹道导弹有着极高的速度,被各国拿来作为自己主要的攻击武器,但是因为弹道导弹是沿着抛物线前进的,一般只能用来攻击地面上的固定目标。可是在海面上,军舰都是不断移动的,那怎么办呢,就在弹道导弹的最前端装载雷达或者是红外传感器,探测海面上的目标,修改弹道导弹最后的弹道。

但是这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黑障,当导弹速度达到8至12马赫时,就会产生黑障效应,所有的电磁波通信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算你的雷达开机,也无法探测目标。所以反舰弹道导弹摩托的速度需要控制。

第二个问题,就是弹道导弹速度往往非常快,从你重新返回大气层,雷达开机,到最后命中目标,时间非常短暂,导弹难以采取有效的手段,精确命中目标。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以末端速度5马赫,导弹在上空30公里处侦测到目标。速度五马赫,就是每小时6174公里。而飞行30公里,只需要18秒的时间。可以说是电光火石,本来弹道导弹就是有误差的,想要在这十几秒的时间内,精准调整导弹的运行轨迹命中目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这次红海战例,我们也都可以看出端倪来。这次胡塞武装发射五枚导弹,大多数都错失目标。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了,我记得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美国中央司令部曾经发布一个通告说,因为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偏离目标太远,美国都懒得发射导弹进行拦截。

这就是目前反舰弹道导弹暴露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精准度不足。

第二个问题,就是威力不足,就算命中目标,一个弹道导弹战斗部可能也就是几百公斤的炸药,确实能对军舰的上层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想要击沉甚至完全损伤敌方的军舰,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以这次事件为例,反舰弹道导弹就算就算命中货轮,这艘货轮依然安然无恙,灭了火之后,目前已经跑到印度去了。想必这样的导弹,最后就算命中美国的军舰,造成的损失恐怕也是可以控制的。

在俄乌战争中, 乌克兰之所以使用海王星反舰巡航导弹击沉俄罗斯莫斯科号有诸多原因,其中一点是因为反舰巡航导弹是贴着水面飞行的,最后命中军舰的部位是在水线附近,将军舰吃水线附近炸出缺口,导致军舰进水,最后倾覆。可是反舰弹道导弹是从头顶上下来的,所以不会对军舰水线致命部位造成影响。

以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为例,你的炮塔,甚至上层结构中了几发炮弹都没有关系,但你的水线装甲要是被敌人打穿,这艘军舰可就没了。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反舰弹道导弹,因为它的攻击模式属于攻顶模式,对军舰造成的损失必然没有办法和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相比。

而反舰弹道导弹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比较容易拦截。因为这种导弹的发射模式是先飞向天空,再从天空沿着抛物线坠落。非常容易被敌人的雷达发现。在过去几个月的红海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多艘驱逐舰和航空母舰在该海域巡逻,并且拦截了多枚也门胡塞武装的反舰弹道导弹。第一次拦截是在今年的1月26日当地时间下午1:30左右,也门向位于亚丁湾的卡尼号驱逐舰发射一枚反舰弹道导弹,被美国成功拦截。

截止到目前为止,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向红海发射了上百枚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但没有一枚命中过美国以及盟国的军舰。大量的导弹不是被拦截就是打偏了。

美国海军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反导体系,首先是装备非常强大的雷达,比如伯克级驱逐舰早期型号备的是SPY1被动相控阵雷达,比如说,刚刚服役的卢卡斯号装备的是非常先进的SPY6主动相控阵雷达。虽然是老式的SPY1雷达,但他探测距离能达到400公里,可以在165公里外,跟踪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目标。如果是探测体积更大的其他目标,比如弹道导弹的助推器探测距离甚至能超过700公里。

也就是说,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升空之后,立刻就会被美国海军侦测到,之后,美国海军可以发射标准二标准三标准六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标准三主要是拦截价值更大的洲际导弹,一枚标准三导弹价格达到10,000,000美元以上,射程达到1000公里,对付胡塞武装是不需要使用它的。拦截胡塞武装的导弹主要依靠标准二和标准六。标准六导弹采用两极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能达到八马赫,射程高达240公里。

所以这次发生在红海的战争,就给我们生动的诠释了弹道导弹打航母在现实中会是什么样的,反舰弹道导弹首先精准度较低,能否命中敌方军舰完全看运气。第2,反舰弹道导弹威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在现实中连油轮都击不沉,更不要说攻击美国先进的军舰了。第3,美国海军有非常强大的反导体系,先进的雷达可以在远处发现来袭的导弹,并发射标准三标准二标准六等导弹进行拦截。

这就是为什么在红海地区,美国海军已经执行任务长达半年的时间,却没有一艘军舰被击中的重要原因。

当然啦,有很多朋友会想,也门胡塞使用的是伊朗的反舰弹道导弹,其技术水平是没有办法和中国相比的。那我们再看一下乌克兰战场,在乌克兰战场上,美国的爱国者能够拦截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最近又拦截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这都证明了在面对现代弹道导弹威胁时,美国的防御武器依然是十分有效的。

我觉得,通过这次乌克兰战争和红海的战力,所谓东风快递击沉美国航母的神话,可以就此宣告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