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珠海航展:VT4坦克趴窝,苏57中国首秀,歼35、R6000倾转旋翼机抄了谁?| 兵家常事

11月中国进行了珠海航展,这次航展展示了很多全新的武器,有不少看点也有不少槽点。您看到过坦克上坡,但您看到过坦克趴窝么?这不,这次珠海航展,中国的VT4就演示了一把。

盘点珠海航展:VT4坦克趴窝,苏57中国首秀,歼35、R6000倾转旋翼机抄了谁?| 兵家常事 盘点珠海航展:VT4坦克趴窝,苏57中国首秀,歼35、R6000倾转旋翼机抄了谁?| 兵家常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视频拍摄于珠海航展坦克的动态演示,画面一开始有一辆VT4坦克在爬坡爬到一半就爬不动了,不仅如此,坦克还慢慢向下滑落,身边第二辆VT4坦克缓缓驶过,第三辆VT4坦克行驶过去了。我们听到观众不断说,那哥们没上去啊。确实是没爬上去。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2016年发生的另外一起著名事故,当时中国第一辆96B型坦克在俄罗斯阿拉比诺训练场进行的坦克两项比赛中发生故障,坦克在越过障碍路段之后,由于高速和剧烈的颠簸,坦克左侧的一个负重轮竟然脱落掉下来了。履带上的一个轮子在比赛中竟然脱落了。而且在比赛中还出现了三发炮弹打靶全部脱靶的情况。在直播观看时,很多中国军民是骂声一片。有人说,怎么搞的,去年掉链子,今年掉轮子。

媒体称VT4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要用于对外出口,像巴基斯坦、泰国、阿尔及利亚等国家都采购了。中国的很多武器装备从纸面数据上来说,性能都不错,但是实际情况可能要打上不少的折扣。早在去年的时候,网络上就流传出一份泰语的VT4的技术手册,主要是因为之前泰国从中国购买了大概两个营的VT4坦克。

结果在去年,著名战争游戏《战雷》的游戏社区上,有人把中共VT4的泰文技术手册发了出来。原因是,在游戏资料中显示VT4坦克的装弹速度是7.1秒,结果有用户就不服气,说根据官方手册,VT4每分钟装弹数量在七至九发,所以最大中的速度大概在6.66秒。(这一段去掉吧,和主线美关系)

而根据这份透露出来的技术手册,VT4主装甲防护正面穿深只有610毫米。而美国的M1A2坦克和波兰主战坦克正面防护装甲穿深达到750毫米,就算是韩国的K2主战坦克和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其正面穿深也达到700毫米以上。

而且VT4使用的炮弹性能也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在2000米的距离上,TDC 10E型炮弹垂直穿深只有600毫米。而且主炮只有200发的寿命,更让人吃惊的是,VT4坦克热成像从开机到正常使用竟然需要11分钟,激光测距仪的误差达到10米。在2000米距离上,其主炮命中率只有68%。从0公里加速到32公里,竟然需要10至12秒。

虽然VT4是中国用来出口的一款主战坦克,使用的并不是中国最先进的技术,但其性能数据和国内论坛吹嘘的数据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其实早在2022年的时候,当时尼日利亚考虑购买中国的VT4和俄罗斯的T90,结果在射击场上进行火力演示时,VT4用了接近30分钟才开火。最终尼日利亚选择了采购俄罗斯的T90坦克,而没有采购中国的坦克。

我们要知道,这次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制坦克无论是T72、T80还是T90,其表现都不好。特别是因为炮塔设计的缺陷,使用自动装弹机时会将大量炮弹环形储存于主炮塔中,一旦主炮塔被击中,就会引发剧烈爆炸,导致整个坦克被掀翻。

在乌克兰战场上,主战坦克被证明在面对远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时,防护能力显得比较脆弱。不过,俄罗斯和西方坦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就是西方坦克就算被远程武器命中,其生存能力依然较强,车组成员相对比较安全。近日,乌克兰国防部公布了一段采访,展示了乌克兰士兵如何评价英国的挑战者2型坦克。挑战者坦克一个优势是设计比较精准,防护能力也不错。乌克兰士兵表示,他们驾驶挑战者2型坦克进入库尔斯克时,被俄罗斯使用反坦克导弹击中,虽然车体上的一些激光测距仪或传感器受损严重,但车组成员都毫发无伤。在经过紧急抢修后,成功将坦克开回乌克兰。

而中国的VT4坦克就连俄罗斯的T90都比不上,可想而知与西方主战坦克的差距有多大。

这次珠海航展的另外一个看点,是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多次机动展示。有中国网友对比歼-20和苏-57的飞行表演,计算了他们进行爬升的时间,歼-20用时13秒,苏-57用时只有9秒23。

俄罗斯延承自苏联时期的航空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大国,其发动机制造领域虽然落后于美国,但仍然领先于中国。早期中国主要的战斗机,无论是歼-20、歼-15还是歼-16,主要使用的都是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中国在几年前购买俄罗斯苏-35,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上的那是苏-35使用的AL-41矢量发动机。中国的发动机,不管那个型号,都是仿制俄罗斯的发动机,比如,中国仿制AL-31,开发的涡扇-10发动机。仿制RD33,开发的是涡扇13,而这次亮相的歼-35型战斗机装备的就是涡扇-13发动机。

所以,凭借良好的气动布局,加上更为强大的发动机,苏-57在动力性能上面超过歼-20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过,苏-57这次来到珠海也暴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细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机身和机翼上有数以百计的螺丝,而不是通常使用的铆钉。铆钉能在蒙皮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连接,而螺丝则会略微突出,就像一个小小的反射器,容易增大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降低隐身性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来到中国珠海的是苏-57的一架原型机,在苏-57的后续量产机型上,机身的制造工艺上有了一定的改进。

苏57这种使用螺丝来连接飞机蒙皮的设计,在中国的战斗机中已经看不到了,这从侧面也说明,中国军事工业随着过去20年来民用工业的不断成长,其制造工艺相较于几十年前确实获得了长进。

而这次珠海航展展示出的诸多武器,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首次公开亮相的隐身战斗机歼-35A型,海军使用的弹射型歼-15系列战斗机,用于出口的霹雳-15E空对空导弹,并且在这次珠海航展上,还首次展示了中国第一款轻型倾转旋翼机R6000。它的自重达到六吨,载重达到两吨,使用金属和复合材料,机身长11米,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50公里,有着接近4000公里的航程。

中国的这款轻型倾转旋翼机明显是模仿美国的“鱼鹰”倾转旋翼机。“鱼鹰”具备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而在飞行时,可以调整螺旋桨的角度,使其能够像固定翼飞机一样达到较高的速度。美国的“鱼鹰”倾转旋翼机就深受海军陆战队的喜欢。目前美国已经采购了超过400架“鱼鹰”倾转旋翼机,部署在亚太以及世界各个战场之上。

不过和美国的“鱼鹰”不同的是,中国的R6000是一款轻型的旋翼机,其发动机置于机翼翼尖,并不可以旋转,只有动力结构和螺旋桨是可以旋转的。这减少了机械复杂度,和设计制造的难度。而这个设计理念,你以为是原创的么,并不是,它其实是借鉴了美国另外一款倾转旋翼机,贝尔公司开发的V-280“英勇”倾转旋翼机。V-280的发动机就是固定在机翼上的,发动机本身不会旋转,中国的R6000只不过照着复制而已。所以说,虽然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中国一直强调美国是敌人,但是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中国一直是以美国为师。

中国的军工产业在过去20年来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每一次珠海航展,其展示的内容都比前一次更多也更丰富。不过这次珠海航展也暴露出了中国武器装备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VT-4坦克在火力展示时爬坡失利就是一个明证。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建军思路,虽然早期是从苏联和俄罗斯学来的,但最近十年以来,其武器装备的开发都是跟着美国来的。比如说中国的航空母舰,采用电磁弹射,抛弃苏联航母大量的导弹装置,甚至连甲板上工作人员的衣服颜色和职责都是效仿美国海军。而这次展示的歼-35战斗机,从外形上来说,简直和美国的F-35战斗机一模一样,仅仅是多使用了一台发动机而已。而这次公布的另外一款武器,R6000轻型倾转旋翼机,无疑也是效仿美国“鱼鹰”倾转旋翼机和贝尔公司的V-280“英勇”飞机。

无论是歼-35还是R6000倾转旋翼机,或者是展出的其他武器装备,看起来,距离美国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