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睿哲(下):我对台海关系前景感到悲观|观点


2020.04.13

卜睿哲(下):我对台海关系前景感到悲哀|观点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观点》,我是主持人唐琪薇。今天《观点》的嘉宾还是美国亚太政策的专家卜睿哲先生。作为前美国在台协会的理事长,卜睿哲先生非常了解台海事务。在美国鹰派反中政策主导的今天,美国是否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重新评估一中原则和对台政策呢?对台海关系的前景他是感到乐观还是悲观?接下来就让我们听一听卜睿哲先生的观点。


记者:我们知道在台湾总统候选人上美国官方从来没有为任何候选人站台。但是不少人认为美国政府更偏向于引进党执政。您的观察呢?

卜睿哲:在历届的台湾大选中,美国向来保持中立,我们不偏向某个政党。 你想一想就知道我们必须采取这种立场,因为执政党可能会失势,我们必须和胜出的党派合作。 但是美国确实有偏好,那就是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他们的利益和政策都要和美国的相吻合。 一般来说,奥巴马政府对马(英九)政府很满意,因为它的利益和政策与美国的吻合。 我认为本届政府对蔡英文的看法也一样。


记者:在这一次大选中,美国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卜睿哲:我认为(美国)扮演的角色不大。 在我看来台湾内部和与中国问题更为重要。但这确实凸显美国政策上的一个难题。 我们说我们将保持中立,但如果我们对执政党非常满意,因为它的利益和政策与我们的相吻合,那么我们或许应该采取一些行动。 但如果这样做,又可能会给人一种不中立的印象,因此需要谨慎从事。


记者:您觉得美国会支持对北京采取更友善立场的台湾总统候选人吗?

卜睿哲: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如何定义来自中国的挑战以及台湾又如何定义中国挑战。 可以这么说,奥巴马执政时,美国仍相信在某些领域可以和中国合作,以谋求各自和世界的利益。 气候变化就是其中之一,《伊朗协议》是另一项,还有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合作。 特朗普政府则对中国采取更负面的态度,因此,如果台湾认为与中国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是必要或有益的,而美国表示与中方合作是幼稚的,那么台湾和美国政策之间可能就会脱节。 如果(美国政策)回到认为美中有合作的可能、美中竞争是可控的观点,那这又会使我们在立场上更符合过去一些台湾政府的执政方针。

记者:我们知道台湾总统候选人到华府来进行面试已经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您的观察,各种面试中美方最关心的是那些问题呢?怎样的答案才是美方满意的呢?

卜睿哲:对于美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台湾每一届政府的利益和政策都应与(美国)的利益相一致,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大面积重叠。 试图赢得政权的反对党向美国保证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候选人到美国来,与美国官员进行有益的对话,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总统候选人和他的政策。但也不是非这样不可,还有许多其他交流方式。

记者:我们知道过去三年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对台湾有利的法案。这一系列的举措是不是意味着美中新一轮的博弈中台湾牌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

卜睿哲:首先,关于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你非常仔细地阅读立法文本,并且了解国会的立法程序,你会发现这些法案并没有什么实在内容。它们表达了某种情绪,提出了建议,要求有报告,但并没有真正改变美国的政策。但特朗普行政当局可能会决定循着上述路线进行改变,但这并不是因为国会的要求。

这项立法很谨慎地避免去命令特朗普行政当局采取任何行动,其原因之一是:它可能会侵犯总统作为统帅和首席外交官的权力。我认为白宫非常希望保护宪法赋予的权威。那么台湾会变成一张牌吗?我希望不是。

有几种方法会让台湾变成一张牌:一种是特朗普总统用台湾为筹码从中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他在成为总统之前就已经有这种倾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我希望能一直这样保持下去。其次,如果美国政府中的鹰派人士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并认为有必要遏制中国,若他们试图让台湾成为这一遏制政策的合作伙伴,这也将使台湾陷入困境。因为台湾的繁荣仍很大程度上依赖大陆经济。因此,他们可能不愿与美国走上这条路。


记者:您觉得台湾应该怎样扮好自己的角色呢?

卜睿哲:正如我所说,台湾的一种选择是成为美国遏制政策的一部分,并在国家安全领域与美国更紧密地合作。但是,台湾确实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台湾得益于与大陆经济的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它并不想在与中国经济相互依赖和成为遏制政策的美国安全伙伴之间做出选择。现在,台湾的第二个选择,我认为更可行的是,为和平作出贡献。太平洋这个词的含义是和平,因此,如果台湾能够为和平做出贡献,那将是一件好事。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保持自己的实力、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强大。另一种方法是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但还有一点,就是不要采取那些行动让北京领导人相信统一的机会已降为零、台湾更有可能走向独立。在我看来那是危险的。

记者:我们知道一中原则是美国长期以来遵守的原则,但是在美国鹰派反中政策主导的今天,您觉得美国有可能去改变游戏规则,重新评估一中原则和对台政策呢?

卜睿哲:我认为理解美国“一中政策”的含义很重要。这意味着两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承认的在国际社会上代表中国的政府。另一点是,我们将与台湾建立非正式关系。我们现在的“一中政策”是个非常灵活的概念,自1979年以来,它在政策和执行方式上已经有很多变化。1994年,在对台湾政策的审视后有过重大变化。此后也采取了其他步骤。有时我们采取的一些行动,或者请台湾采取的一些行动,很难说是符合“一中政策”的两个基本内涵的。我们不会再去承认中华民国,制定“两中政策”,我认为那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不值得。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逐步发展。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关注美台关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事实上我认为,在安全、外交领域做什么固然很重要,但我们的确也需要考量这些活动和“一中政策”之间的关系。目前对台湾最重要的是和我们的经贸关系。如果我们将台湾视为美国的重要伙伴,那么在经济政策方面我们应该更善待它。

记者:一般认为中国想在已经把眼光已经放远到2024 的台湾大选,并且会寻求在台湾可以合作的对象。就您看来,目前在中国和台湾,什么样的政治人物才能够解开两岸关系的僵局呢?

卜睿哲:首先,我认为目前预测谁会在2024年大选中脱颖而出还为时过早。我认为2024年的竞选活动已经开始,但是我们需要观察它的演变。我对出现打破台海僵局候选人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这不是由谁当政的问题,而是他们奉行什么政策,以及台湾和大陆的基本政策有多少重叠和融合的可能性

我们必须记住大陆有一套非常全面的目标。如果台湾政府说可以接受“92共识”、让我们回到马(英九)执政第一阶段的时代,我们不能指望北京会做出回应。对于北京而言,“92共识”适用于和平发展进程的第一阶段,它适用于经济社会关系,但不适用于政治关系。因此,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双方的基本政策相互冲突。你可以有不同的候选人,但是直到两方其中一方的做法有根本改变之前,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个人认为北京应该有改变,因为北京目前为止的做法没有市场。


记者:作为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长多年来您对两岸的事务有深刻的认识。从过去40年两岸局势的演变来看您会如何解读当下的僵局?您认为对参与美、中、台三方来说局面是否会越来越恶化?有没有解套的方法?

卜睿哲:如果情况要好转,必须做几件事。 我认为首先,北京需要放弃或改变其先决条件,海峡两岸之间才真正可能和平共存。 第二,我认为北京应该停止他们一直在进行的恐吓和施压。如果我们能够回到马英久执政前期的状态,那将是一件好事。

记者:总的来说,您对两岸关系的前景是乐观还是悲观的?

卜睿哲:我比较悲观。 首先,正如我所说,中国没有根据现实调适自己。 台湾人的观点在不断改变,每一代年轻人对台湾本身、他们自己以及台湾和中国未来的关系都有不同的新见解,但北京仍然奉行的是“一国两制”。 第二,在台湾方面,我认为如果社会和政治体系更加一致,台湾将处于更好的位置。 现在会有分歧,因为这是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因此,您不能期望所有人看法都一致。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很多共通点。越多共通点 蓝绿白之间利用这些共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台湾就越有可能在两岸关系上不是总处在守势一方。

主持人:卜睿哲先生说,他对台海关系的前景感到悲观。观众朋友,您的观点呢?好,《观点》节目让我们分享不一样的观点。我是主持人唐琪薇,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完)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