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贤:老龄化中国社会 导致民众更依赖中央政府 |观点

(Photo: RFA)

人口专家易富贤 在接受观点专访时表示,中国正面临千年未有之人口大变局,未来人口会只占全世界3%,并极端老龄化。人口结构决定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解体,因为人民反抗意识下降,并高度依赖强大政府来提供社保。即使社会松散,也必然会重新拥戴一个普京式强人来收拾残局。

易富贤:老龄化中国社会 导致民众更依赖中央政府 |观点 人口专家易富贤 在接受观点专访时表示,中国正面临千年未有之人口大变局,未来人口会只占全世界3%,并极端老龄化。人口结构决定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解体,因为人民反抗意识下降,并高度依赖强大政府来提供社保。即使社会松散,也必然会重新拥戴一个普京式强人来收拾残局。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观点,我是唐琪薇,今天观点节目的嘉宾,我们通过视频连线,访问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妇产科高级研究员、人口专家易富贤先生。2007年,易富贤的《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在香港出版。这本书在中国大陆一直被禁,直到2013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出版社,推出了新版的《大国空巢》。出版当年,《大国空巢》就被新华网选为十大好书之一,并荣登“中国100本风云图书”的榜首。易富贤也作为一名具有前瞻性的人口专家,被邀请到中国大陆进行了70多场演讲。但是,易富贤呼吁全面停止计划生育的观点和中国官方宣传口径不符,他对人口数据的预测更是和中国国家卫计委的不同。2016年《大国空巢》在中国大陆再度被禁,之后,易富贤也被列入中国官方的黑名单。我们今天的访问,先从易富贤先生早在2000年就撰文反对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开始。

记者:1980年,宋健等人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80年达到42.6亿,当时是引起了决策层的担忧,所以决定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您觉得宋健等人他们提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个人的误判呢,还是当时的资讯研究方法等造成的这个局限呢?

易富贤: 宋健是导弹专家,但是他不懂人口也不懂生物学,他根据导弹的线性预测,中国 2080年会超过42.6亿人口 当时中国才10亿人口 , 粮食已经断短缺了,国家领导人非常担心,然后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当时的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生育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自发下降的,即便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话,那么人口只能够达到16亿,然后会下降,就说1980年代的预测是完全是错误的。

记者:刚才你也提到,当时的这个粮食已经短缺了,那在当时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没有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话,会对经济发展,还有当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哪些影响呢?

易富贤: 事实上所谓的资源都是人造的。比如说以前的煤炭跟石油都不是资源,以前太阳光也不是资源,因为太阳光是免费的,但是科学家将太阳光变成太阳能 变成资源。人口的增加对现有资源消耗是一种算数级增加,增加一个人口增加一份资源 ( 的消耗),但是人口增加会导致很多的科学发明,这些发明对新资源的开发是指数级增加,比如一个人的发明会让全世界所有人口受益。所以当年的理论基础是一种错误的,是建立在一个静止观念之下的一个(理论)。

记者:所以您觉得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人口过度增长这个问题,是不是?

易富贤: 对,因为人口有调控规律的,台湾、韩国它的生育率都已经下来了,日本也下来了,我们担心的是人口过度减少,并不是过度增加。

记者:我看到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是,2023年总和生育率是1.0左右,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首先我想请教一下您对中国官方的这个数据怎么看?然后生育率1.0左右是意味着什么呢?

易富贤: 中国官方的人口数据是严重高估的,尤其是2020年之前。中国目前真实的人口是不到12.8亿人口,并不是官方所公布的14.1亿 。至于 说中国目前的生育率 , 官方认为是1.0,已经比较接近事实了,真实(数据)可能只有0.8,0.9左右,就是说现在的误差相对小、生育率数字(误差)要小一些。那么1.0的生育率,即便采用官方说法 , 1.0 生育率是什么概念呢?发达国家需要平均每个妇女生2.1个孩子,人口才相对于上一代人不增加也不减少。中国由于出生性别比一直很高,那么中国需要大概是2.2个以上孩子,才能保持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但是中国1.0的生育率意味着我们下一代人口不到上一代的一半,尤其是黑龙江、上海,它的生育率只有0.6,上海有一半的区它的生育率只有0.4。要2.1才能人口不增不减 , 它只有0.4,那么是一个什么概念?那么人口 急剧减少。

记者: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的生育率也是逐年在下降,您认为中国的低生育率人口危机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全球趋势的一部分?如果中国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这些全球性的趋势呢?

易富贤: 生育率下降就像一个大的石头在山顶上,已经松动了,一场风雨也可能导致巨大的石头滚下山去,但是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们一脚就将这个大石头滚下山去了,加速了这个过程。台湾 韩国 日本它 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它们目前生育率也下来了。日本 生育率只有1.2,韩国 只有 0.7 台湾 只有 0.8,就是我们即便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话,我们的生育率下降只会滞后于日本大概40年,滞后于台湾 韩国大概是20多年 , 因为我们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但是由于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们一脚把这把 生育率 石头踢下悬崖,导致我们的这个下 速度是远远快于其它地区的。

记者:刚才您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把这个大石头一脚踢下了悬崖,有没有可能再把它往上推呢?因为我们也看到中国近年来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缓解人口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易富贤: 中国的单独二孩已经破产,单独二孩当年预测时说每年出生生育(率)达到1.8、2.4 (个孩子 /妇女),但是刚才说的现在只有1.0;全面二孩他们预测每年要出生4700万到4995万,但是去年官方公布只出生900万,远远低于预测;三孩政策也是错误的。单独二孩 、全面 二孩三孩政策全部破产,然后中国政府不得不在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出了新的政策,提出要降低养育 生育 教育成本、延长产假 提高生育补贴降低医疗成本,加大个人所得税的抵免。一个巨大的石头的话,你提供一点点的动力是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中国 (要提升) 生育率面临三大难题:一个心理上 , 不愿意生,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中国妇女只打算生1.64个孩子,尤其是90后只打算生1.54个孩子,00后只打算生1.48个孩子,意味着中国生育率很难稳定在0.7,这是在心理上不愿意生;然后在物质上 , 养不起,因为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改变了我们社会经济,主流家庭根本养不起两个孩子,一个孩子都有困难;第三 , 在生理上生不了,因为不孕症提高,1980年代初期,中国只有1%到3%的人是不孕症,现在五六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生不了孩子,那么不孕症你是改变不了,因为结婚年龄推迟呀。中国政府准备做的 , 日本政府都已经做了,日本政府的这个政策是成本很高,但效率很低,它只是将生育率从2005的1.26提高到2015年的1.45,但是去年又下降到1.20。中国是未富先老,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这个 复制 日本政策。

记者:您会推荐哪些具体的政策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人口挑战呢?刚才您说日本模式成本高,效率也不是很高,那是否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一些模式可以借鉴?

易富贤: 目前都没有。日本是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国家,然后俄罗斯也曾经一度将它的生育率,从1.19左右提高到1.77,但是它的生育率又下来了,北欧的芬兰它的生育率已经从2010年的大概1.9左右,下降到去年只有1.26了,就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日本不行俄罗斯不行 , 匈牙利生育率也下来了,然后北欧也不行。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需要全人类共同来解决这个危机,但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

记者:刚才您也谈到,中国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他们是不愿意生育。我们看到现代女性由于经济独立,结婚和生育年龄都在推迟,甚至有一些是选择不婚不育,我看到有(中国的)女权主义者批评您的观点,说您的观点中“有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男权复辟的气味。在这样一种政策图景中,生育的主体女性是不被重视的。”我不知道您对(一些)女权主义者,对您提出的这个批评的观点,您如何回应呢?

易富贤: 事实上生育这个家庭婚姻制度,女性是生育最主要的承担者,比如说在人类文明之前男性没有承担养育,包括动物界,动物界也大多是雌性动物承担养育责任,重担都压在女性的身上。家庭的婚姻制度的诞生,是一个最大的女权运动,让男性承担了养育责任。但是现在面临问题,男性已经越来越不愿意生育了。现在不是女性的这个问题,最大的是男性生育 意愿 下降,比如说欧美男性生育 意愿 要低于女性。少子化跟老龄化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妇女,因为妇女比男性要长寿6到7岁。目前中国妇女是最幸福的时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五十几岁退休,有广大的8亿多劳动力提供社保, 待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到2035年,一个老人只对应2.4个劳动力,到2050年一个老人只对应1.5个劳动力,并且老人中间绝大多数是妇女,那么整个社会怎么运转?所以今后老龄化是一个最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妇女是最大受害者。然后你刚才说有些女权组织对我的反对,她们对我有一个误解。我在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我演讲中指出很多国家 , 比如说美国,美国这个(民调机构)盖洛普自1941年以来的70多年调查,每次都发现如果只 (允许) 生一个小孩的话,男性更愿意是男孩,女性是男孩女孩无所谓,但是如果都 (允许) 生两个孩子的话,中国也愿意生一儿一女,美国也愿意生一儿一女 就说我们的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因为我们重男轻女的观念,而是计划生育政策只能生一个孩子,导致选择性堕胎 (试点二孩政策的山西翼城县的性别一直正常 ) ,然后她们就以为是重男轻女观念导致这个问题。另外她们还举一个例子是,有一个观众说她一个朋友怀孕九个多月了,她丈夫去世了,然后公公婆婆求 媳妇生下孩子,我认为还是应该生下来,因为这个太残酷了怀孕九个多月了,但是女权主义她们说这个孩子可以不要,因为她丈夫死了,如果生下来之后就由妻子来负担,她说那么对妻子 对妇女不尊重。我说已经九个多月了,已经只差几天就要出生了,为什么不能生下来?然后她们就 这两个例子为例,说我是关注男性不关注女性,事实上我 的粉丝中60%以上是妇女,是女性 , 尤其是年轻女性

记者:这个人口危机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后果?哪些是已经显现出来的,哪些危机是未来中国要面对的呢?

易富贤: 目前已经显示出来的经济下行,因为中国官方一直认为中国经济还会 8%以上 (的速度) 增长几十年时间,但是事实中国劳动力 (已经负增长) ,我在2004年就已经预测,2012年是中国人口跟经济的拐点,中国经济将会下行。后来中国经济果然在2012年结束了两位数的增长,从2011年的9.6%下降到去年的5%左右 并且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率还会继续下降,因为目前我们的人口结构相当于日本1995年的水平,到204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相当于日本2020年的水平,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会继续下降,这是经济层面的;然后在养老层面,中国目前从2020年一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对应5个(口误)(20-64岁)劳动力,到2035年 对应2.4个劳动力,到2050年只对应1.5个劳动力,那么大量的老人就会老无所依,就会陷入严重的人道危机,尤其广大妇女就面临很大的危机,所以这是一个养老问题;还有就是性别比失衡问题,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选择性堕胎,导致现在中国有几千万光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对这个民族的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在80年代朝气蓬勃,中国中位年龄只有25岁,中国15岁到29岁的青年 比高达31%,整个社会充满着乐观 充满着阳光,然后对我们 政治 制度也 要求 进行调正, 呼吁 政治改革,比如说1989年六四,这些都是由于青年比例过高朝气蓬勃所导致的。但是现在中国的中 年龄已经高到43岁了,青年比例已经下降了16%了。那么整个社会的 政治 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倒退,除了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打压所导致以外,还因为这个人口结构导致我们的政治激情、民 激情下降,尤其是老年化最严重的东北,也是最保守 最倒退的社会,所以东北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

记者:对,说到这个您说中国正面临着千年未有的人口大变局,这是怎么样一个大变局,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易富贤: 因为我们几千年来,我们的人口是一直在增长的,虽然说我们有时候有波动,但是总体来说是增长的,我们人口与世界人口基本是同步的,比如说中国人口在1950年占世界22%,1980也占22%,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16%了,尤其中国出生的人口数已经只占世界的6%了。如果( 生育 率)稳定在0.8,这对中国来说很难,那么中国到2050年大概只有10亿人口,到 2100 年大概只有3亿人口 那么占世界人口比例,2050年只占全世界11%,到2100年大概只占3% 就是 我们中国长期占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大的国家,大的民族,由于一个错误的人口政策,今后将会只占全世界的3% 并且是极端的老化,老龄化极端严重,所以中国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中国政府以为是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以中国崛起为标志,事实上,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中国的人口跟文明的衰退为标志的一个大变局。苏联它的 生育 率在1960年代就已经下来了,就已经低于 更替 水平了,它的劳动力在1980年代就已经开始减少,当时应该 进行 战略收缩,如果 进行 战略收缩的话,它 甚至 可以避免苏联解体 但是它在1980年代它不知天高地厚 , 进行战略扩张,比如说入侵阿富汗,它没有及时战略收缩导致苏联解体 所以中国应该吸取苏联教训,应该进行战略收缩,来一个调整中国的内政,也改变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提高生育率 , 来遏止生育率下降,不要将战略铺得太大了,不要厉害了我的国啊,不要对外像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啊,铺的太大了,太大的话最后可能收不了摊的问题。

记者:您刚才提到苏联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最后导致解体,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样说的话,您觉得中国目前这个现状,对很多希望中国这个一党专制政权解体的人来说,是不是反而是一个好事?

易富贤: 我觉得他们会很失望,我不认为中国会解体,因为什么?因为人口结构已经不同了,一方面中国也不具备苏联当年那个 (年龄) 结构,也 具备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那种 (年龄) 结构,因为中国人口结构不同了。中国目前是极端老年化的一个社会,高度依赖中央政府,包括东北,为什么这么拥护政府呀,因为它的利益都与中央政府相关的,即便中国政府真的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一个新的政府,如何收拾一个老年化的摊子呀 ? 那么还不如选择中国共产党。所以这个人口结构决定了中国既不会出现苏联解体那种情况,也不会再出现天安门事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今后是极端老年化,老年化的话人民的反抗意识会下降,并且人民会高度的依赖一个强大的政府来提供社保,所以国际社会也要放下这种误解,中国政府也没有必要这么草木皆兵。一个如此庞大的一个老年群体,如果一旦社会松散的话,它必然会重新拥戴一个普京式的强人,来收拾这个残局。那么中国 (人民) 不愿意看到,西方也不愿意看到,因为人口结构摆在那里。

记者:所以中国政府其实没有必要把大量经费用在维稳上?

易富贤: 对,没有必要 (耗费) 这么大经费,西方也不要有这种幻想。

记者:考虑到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投入,您认为这些因素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中国突破人口危机带来的经济的衰退呢?

易富贤: 比如说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是人工智能 是AI,以及机器人,这些可以从部分程度上缓解一下老龄化危机,但是不能逆转,因为科技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跟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工艺创新是从一到二 一到三、一到四 、一 到九 一到十这种创新。人工智能它属于工艺创新,工艺创新之后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产品创新是依靠年轻的智力资源,比如说年轻的科研人员,那么中国由于人口老化,会导致我们缺乏年轻的科学家,那会导致中国的产品创新缺乏,这是无法通过机器人弥补的。另外还有个问题,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 , 在发达国家70%是消费,但是机器人跟人工智能不消费,没有消费能力啊。

记者:作为医学专家,您对现代生物科技领域突破传统方法,来繁殖人类后代研究,有一个什么样的观察?中国这方面的进展如何呢?

易富贤: 这方面进展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全球的生育率、生殖能力都 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婚育年龄推迟,一方面还有一些未知的原因,原因都不知道你根本就无法解决,并且目前生殖辅助主要就在试管婴儿方面,试管婴儿还有冻卵啊,这方面有所进步 , 但是进步非常缓慢 并且还有个问题 , 就是即便今后出现了人造子宫,这个是很漫长的,即便出现了,那么会导致生育的伦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那么对生命的价值,生育的价值会有很大的改变,这种冲击可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

记者:嗯,对,您说到的这个进展很缓慢,因为我有看到,比方说有科学家指出,未来10年有望达到以男性的皮肤细胞制造出人类卵子,也有科学家在研究从单一的个体中同时建立雄性与雌性配子的技术,甚至刚才您谈到就是有一些有悖伦理的(技术),还有像克隆技术啊等等。说到这个伦理的话,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伦理和法规相对是比较宽松的,在您看来,这在多大程度上会使得中国有机会突破,从而解决这个人口危机?

易富贤: 这种前景是非常恐怖的,我是不敢想象,因为这会导致,一旦这个伦理体系崩溃的话,那么整个人伦制度 整个人类文明几千年建立一个框架,可能就会颠覆,所以我是用非常恐惧的心态来看这种后果。如果不在伦理制度建立之前,规范之下,来进行相关的研究跟突破的话,那么是很恐惧的,我希望在全世界应该在这方面,在 伦理 方面的重建过程中,应该增强合作进行规范。

主持人: 人口危机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战略地位以及世界地缘政治的版图? 更多易富贤先生的观点,请您关注下期节目。我是唐琪薇,感谢收看,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