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胡杨移民到加拿大之前就已经颇有名气,他的摄影作品参加过众多的国际摄影展,包括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三年展、英国伦敦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和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
他说,在移民加拿大之后,已经将在中国的生意和摄影课题全部停掉,要在加拿大开始自己摄影新的旅程。
他于日前在多伦多举办摄影研讨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特点,那就是,他的摄影作品不仅记录一个个美好瞬间,更是社会变迁的见证。
“我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把摄影学和历史影像文艺学,还有就是社会影像学这三个学结合起来。我做的工作不是大多数摄影者所作的纯艺术创作,我的东西更多的是和社会结合的。比如某一个时代,将来后人怎么研究它。我会把它记录下来,在记录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感受、看法、认识,还有我发现的问题同时提出来。”
胡杨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包含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和内涵。他要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芸芸众生的生活,用照片来解读社会变迁。胡杨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上海三部曲》创作计划,为上海这个急剧变化的大都市,留下来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
“这影像三部曲就是三个专题,《上海人家》、《上海弄堂》和《上海青年》。《上海人家》我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采访拍摄了五百多个人家。其中有富人、中产、穷人,外国人在上海的人家,外地人在上海的人家和本地人的人家。通过这六个层面的人家的采访和拍摄,通过图像和文字来反映中国贫富差异的社会问题。那么《上海弄堂》我是拍了28年,从1980年拍到2007年,就是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胡杨说,他目前所生活的多族裔移民的大多伦多地区,给了他新的创作灵感。目前正在着手开始拍摄一个大型专题,主题是“爱”(LOVE)。
“我现在在做的专题是LOVE,那么我的理念就是要采访拍摄居住在加拿大的全世界各族裔的人对LOVE(爱)的理解和认识。将历时三年时间完成,这三年时间我要通过采访拍摄,最后把它做成一本摄影集。”
他认为,加拿大这个社会环境为摄影提供了不少有意义的题材,关键是要用一双眼睛去发现。他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华裔摄影爱好者的一扇窗口。
“我发现在大多伦多地区摄影爱好者很多,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对于摄影文化的理解还是有些偏颇的。另外他的眼光还不够国际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在国际上的人脉关系,给华人首先打开一个窗口。”
胡杨不久前刚得到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的艺术基金,人们期待着早日看到他在加拿大的新专题摄影作品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锡红从加拿大发来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