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以法令限制为由不批华社办新校

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以受到法令限制的理由,不批准华社开办新的私立华语学校,华社日前批政府缺乏诚意解决华教问题。

0:00 / 0:00

马来西亚华社日前发起争取复办华文独立中学的请愿大会,但是教育部却以受到法令和历史协议所限制,无法回应华社的要求,华社对政府这番谈话感到失望和不满。

位于东海岸的彭亨州,在60年代有八所华文中学,但是经过教育改革之后,这些华人私办学校却陆续关闭。华社在90年代之后连续三次发起恢复开办独立中学的运动,但是都没获得政府的首肯,华社日前再次要求政府抚顺民意,批准在彭亨州复办独立中学,以维护各种族自由学习以及发展母语教育的权利。

但是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却回应表示,现有教育法令没有说明增建独立中学的条文,而且根据历史协议,华文独立中学只能维持现有60所的数量。他说,除非修改教育法令和政策,否则他没有权力批准复办华文独中。

慕尤丁这番谈话立刻引起华社机构的强烈抨击。林连玉基金会批评慕尤丁曲解法律,误导人民对教育法令的了解,他所提供的理由牵强附会。事实上,教育法令允许民间设立学校,政府近年来批准民间设立私立小学和中学,甚至是国际学校和侨民学校,但是唯独拒绝华社复办独立中学,这等于否决华人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人权,也和当今教育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华教代表机构董总也明确指出,教育部奉行马来文为单元教育的政策,歧视华文独立中学,这才是政府不批准复办华校的真正原因。

华校教师总会也认为,政府不应该持有双重标准,一方面鼓励私立学校的设立,另一方面却拒绝批准设立华文独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政府应该听取华社的心声,以展示政府公平对待各种族发展母语教育的诚意。

对于华社的不满,执政联盟成员党马华公会副总会长廖中莱星期三赶紧澄清副总理慕尤丁的谈话,他说,开办华文独中的大门还没有关上,政府尊重当地人民的心声。廖中莱也保证,该党会进一步跟进和处理复办独中的问题。

一些马来极端主义人士认为,华文学校是阻碍各种族团结的绊脚石,只有推动单一的马来文教育,才能促进国民团结,因此不鼓励政府过度扶持华文教育的发展。但是华教界认为,政府不能抹煞华人维护母语教育的基本人权。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陈婷从吉隆坡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