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只代表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台湾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国民党的马英九胜选。选举结束后,胜者与败者都显示出可贵的君子风度。在此,我们谨向马英九先生及其代表的国民党致贺,也向败选的谢长廷先生及其代表的民进党致敬。
记得8年前,国民党败选,交出总统大位,我曾撰文强调"国民党败得光荣"。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民党是第一个服从选票的裁决,将最高权力拱手相让的执政集团。国民党的这一次失败,甚至比它以前的许多胜利还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次民进党败选,我同样要强调民进党的光荣,在开创台湾民主的进程中,民进党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功不可没;在过去8年间,民进党又为台湾民主的巩固与深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它的过错,有些也和它的成就相关联。譬如第一家庭被告上法庭,这固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它却彰显出司法的独立性。一方面,民进党由于一味强推台湾主体意识而遭受挫折,另一方面,台湾主体意识的整体提升确实也离不开民进党的大力推动,如此等等。
有学者提出,如果一个威权社会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能成功地经历两次政党轮替,那就意味着那里的民主制度已经巩固。道理很简单,两次政党轮替,表明了那里的选举基本是公平的,政治是开放的,政府的权力是受到制约的,军队是中立的,司法是独立的,选民是自主的,不是被操控的。两次政党轮替也表明,原先的威权主义政党和反对派都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他们都能遵从民主规则,接受选票的裁决。当事实证明,台湾的两大派政治力量都赢得起输得起,拿得起放得下,台湾民主制度的成熟与巩固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众所周知,和大陆相比,台湾保留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同时,台湾也比大陆更为现代化。由此可见,共产党不论是抬出国情作挡箭牌拒绝民主,还是以埋头发展搞现代化的名义拒绝民主,统统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这次总统选举的同时,台湾还进行了两项公民投票即公投,其中一项是民进党提出的加入联合国,一项是国民党提出的返回联合国。两项公投都没通过。没通过的原因是参加两项公投的选民都祇占全体选民的35%左右,远远没有达到公投法中关于投票者必须过全体选民半数才成立的规定,尽管在参加公投的选民中,90%以上投的是赞成票。
为什么有65%的选民不去参加公投呢?那是否意味着他们对台湾进入联合国不赞成或者无所谓呢?当然不是。我们知道,在台湾,不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绝大多数民众都希望台湾能获得它应有的国际空间,都希望能成为联合国成员。不过,国民党对于用公投的方式表达台湾人想进入联合国的做法有保留,对民进党方面的公投绑大选(也就是在总统大选的同时进行公投)的策略也有不满,于是就在立法院提出了"台湾人民要求前进联合国"的决议文。国民党的策略是用立法院的决议文取代公投。这表明它和民进党之间存在着微妙而重要的差异,但是异中有同,两党在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应该获得国际承认这个大原则上的态度还是相同的。
民主选举,就其竞争性、戏剧性以及"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而言,都和体育比赛很相似。不同的是,在体育比赛里,赢得了冠军金牌,事情就结束了;而在民主选举中,赢得了最高权力,仅仅是事情的开始。马英九先生上台后,将面临一系列新的考验。其中,最严峻的考验是如何与大陆的中共专制政权打交道。过去,马英九先生年年参加纪念六四的活动,并宣布"六四不平反,统一免谈"。他公开反对中共迫害法轮功,迫害异议人士。就在这次选举期间,大陆又发生了藏人抗议遭到镇压的严重事件,马英九再次对中共提出严正抗议。我们希望马英九上台后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大陆的民主运动,支持大陆的民主转型。未来的几年十几年是极其关键的。要么,大陆将克服种种困难走上自由民主的大道,要么,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强大、因而也更蛮横的专制霸权,它必将对全世界的自由与和平构成极大的威胁,而台湾则首当其冲。每一个珍视自由与和平的政治领袖都万万不可对之掉以轻心。
从"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谈起
记得在1988年,我当选中国民联主席,上任后拜访侨界,先拜访纽约的中华公所,会谈后宾主合影。一位陪同的侨界朋友说:"胡平,你真胆大,你敢在中华民国国旗前照相。"我知道很多大陆人不肯和台湾沾边,那不是和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吗?另外,你承认了中华民国,那不是承认有两个中国了吗?而在我看来,事情是很简单的,中华民国本来就是存在的嘛。两年后,大陆民运人士组团访台,都在中华民国国旗前照过相。这就是说,对我们大陆民运人士而言,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已经不是问题。
不久前,海外的一家网络刊物《华夏文摘》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短文,题目叫《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作者是汤奔阳。作者写道:"最近的热门话题是台湾大选。中国大陆报纸的报道都是一样的: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作者说:"'正副领导人',这也算是中文的一个新用法。但我觉得语法上说不过去。'领导人'不是一个职称,而是对一个群体的称呼,应该没有正副之分。""比如,对中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党的总书记政治局常委,一般都概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你不会称国家主席为党和国家正领导人,副主席为党和国家副领导人。"
的确,作者说得很对,"正副领导人"这种说法在语法上是说不过去的,是有毛病的。但这并非是新华社的水平太低,而是有难言的苦衷。毕竟,人家台湾人选的不是省长副省长,新华社不能说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台湾的省长副省长。可是新华社也不能说人家当选台湾的总统副总统,因为国家元首才叫总统,你若说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那岂不等于说台湾是个国家吗?
作者在文章里还写道:"台湾选举的第二天,太太早上起来第一句话就问:谁当选台湾总统了?我到网上查了,回答说:马英九当选总统了。现在回头想想,我们一不留神,犯了分裂国家罪。"可不是吗?如果你承认马英九是总统,就等于承认台湾是国家,按照中共的反分裂法,那不就是犯了分裂国家罪吗?
在毛泽东时代,大陆的媒体直言不讳。那时候,大陆媒体称蒋介石是伪总统,或者在总统二字上加引号,以表明大陆不承认你这个总统是总统,不承认你这个政府是政府,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其实,现在的中共政权也是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的,在骨子里也是把台湾的总统定性为伪总统的,祇不过它不便于像过去那样公开讲出来。出于统战的需要,它需要掩饰自己对中华民国的敌意和否定,于是就发明出"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这么一种不伦不类的说法。这反过来也就说明,当我们说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时,无形中已经肯定了台湾是个国家,肯定了中华民国的存在。如果你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你就不能把马英九叫总统,你就必须称马英九是伪总统,是叛乱集团总头目。
这里,我们再谈谈"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问题。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就是两岸政府各说各话。北京的表述是:祇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北的表述是:祇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显然,这两种表述是彼此矛盾的,不可能同时为真,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接受这两种表述。同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两个唯一合法政府呢?从逻辑上讲,我们祇有以下4个选项:
1、不是祇有一个中国,而是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2、祇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民国政府是伪政府。
3、祇有一个中国,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伪政府。
4、祇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都是合法政府,因此都不是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有两个政府。
在上述4个选项中,我们不能接受第二个和第三个。固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缺少经由人民选举的合法性的基础,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国家实体的存在。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中华民国作为一个国家实体的存在。祇要你认为你不应该称马英九是伪总统,祇要你同意称马英九为总统,你就已经承认了中华民国的存在。因此你就祇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有两个中国;要么,是一个中国有两个政府。
那么,当我们说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是不是违反了反分裂法,是不是犯了分裂国家罪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反分裂法本身是站不住脚的。不是说要维持现状吗?什么是现状?目前两岸的现状就是处于分裂状态,当你说要促进两岸统一,这本身就意味着统一还不是现实,分裂才是现实。反分裂就是反现状,就是不承认现状,所以站不住脚。
现在的问题是,中共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在国际上摆出有他无我,有我无他的架式。由于大陆和台湾大小悬殊,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大部分国家,还有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都祇好选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华民国。与此同时,中共出于统战的需要向台湾示好,不再公开称台湾政府是伪政府是叛乱集团,于是就有了像"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一类可笑的提法。我们当然不应该重复共产党这套不伦不类的说法。单单是从语法上从逻辑上,我们就该承认两岸关系是"一个中国,两个政府"或者"两个中国"(因为有两个国号)。这一点想通了,其他问题就好理解好评价了。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