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關係生變? 專訪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

2023.01.27 12:4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德中關係生變? 專訪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 擁有60年曆史的資深德國“外交雜誌月刊”(Diplomatisches Magazin),此次主動向臺灣代表處邀稿。
謝志偉代表獨家提供

近日,中國駐德大使吳懇頻頻在德國媒體發聲,警告德國不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但德國執政黨領導人拉斯. 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則表示,如果中國武力攻打臺灣,德中關係將會生變。就此,本臺記者郭宸綺專訪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請他談論目前德中關係的緊張情勢。

 

 

記者:謝代表您好,德國跟中國的關係一向很密切,但是我們發現從2022年10月開始,德國國會官方的訪問團已經三度前往臺灣。不知道是不是德國、臺灣關係愈來愈密切,所以中國方面感覺好像比較緊張。中國駐德大使吳懇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撂下重話,警告德國政治人物 不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踩紅線。 雖然這是中國一慣的戰狼式外交手法,不知道代表您的看法是如何?

 

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接受本臺記者專訪。(記者郭宸綺拍攝)
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接受本臺記者專訪。(記者郭宸綺拍攝)

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中國噴火卻怪德玩火

謝志偉:中國駐德大使必須講這麼重的話就表示狀況對中國來講,我們憑良心講,應該是有不利的情形出現。 我有點同情他,因爲他去警告國會議員,他有時甚至會跟德國外交部或跟德國的政府講說,你們的國會議員要遵守什麼什麼。他忘了,不是政府在監督國會,那是你中國啊,是國會在監督政府啊。 政府怎麼有辦法去跟國會議員講,你不能A,你不能B,你不能C,所以這樣一個戰狼式的重話,就是我剛講的,他其實是沒有重量的。 我有點半開玩笑講,戰狼以前是很嚇人的,但現在某種程度,戰狼已經是“站到走廊”了。 他對德國政治人物的警告,他用的是有意思的(說詞),他說不要玩火。前面他已經講了,不要提油救火,所以反過來講,你叫人家不要玩火,人家就跟你講,你不要噴火就好了,你還怪我玩火。 以整個局勢來看,當然餓死的駱駝比馬大,你還是要審慎地觀察。

記者:德國執政黨,也就是社會民主黨SPD領導人拉斯. 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在接受《時代週報》(Die Zeit)專訪時表示,如果中國侵臺,德中關係將發生鉅變。 他使用的字語是fundamental ändern, “根本上的變化”。我們都知道,SPD也就是社民黨,一直以來都比較親中,但現在卻出現這樣的說法,不知道謝代表怎麼看待這樣的變化?

德社民黨領袖: 中國若攻臺 德中關係將生變

謝志偉:他說如果中國攻打臺灣,德國跟中國的關係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就會變得像現在的俄國一樣。德國跟俄國其實沒有斷交,但你要想想看,德國跟俄國已經是兩層次的敵國了。 因爲俄國打烏克蘭,儘管有很多爭議,但是德國提供烏克蘭武器,提供什麼類型先不管,提供烏克蘭,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已經等同是德國和烏克蘭共同抵抗俄國的侵略,這個關係已經不能用達到冰點來形容了,已經快變敵國了。 所以這句話當然受到德國政壇,受到各國的關注。 這個也是你看看它的這個脈絡,跟德國總理所講的,我們是不能接受,你中國還要用武力去處理,這什麼時代了,去侵略一個民主典範的臺灣。 有沒有邦交是另外一件事情,但不爭的事實就是臺灣是一個典範。在朔爾茨(Olaf Scholz) 講這些後,他們的雙主席,另外一個是薩斯基婭·艾斯肯(音譯, Saskia Esken)的表態,不僅僅是社民黨這位克林貝爾主席,我們到目前爲止,包括綠黨,當然綠黨對中國的態度是更爲嚴厲,包括綠黨、包括社民黨,包括基民、基社聯盟,他們對中國的基本態度就是第一個,一定從現狀來看,我們不脫勾,但是要松勾,簡單來講叫做我們要Reduzierung unsere Abhängigkeit vom Chinesischmarkt 我們一定要把我們對中國市場, 經濟依賴度降低,德國沒有講說要歸零。

中國駐德大使吳懇對《時代週報》說,他嗅到一個冷戰的味道。某種程度來講就是冷戰,因爲冷戰就是過去共產鐵幕一邊,自由民主一邊,現在不是這個樣子嗎? 我知道,在德國他們並不喜歡這個概念,但沒有關係,我們可以這麼講,兩個價值觀已然出現了,局勢在改變中。我比較謙虛地講,不一定對臺灣有利,但對中國絕對不利。那對中國不利,這個東西是互相牽扯的,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來講,習近平這種霸凌的態度,他這種戰狼的態度,使得周遭的國家,使得自由世界反而團結起來。

記者:我有在臉書上看到您的一篇文章,說您在今年年底,接受超過60年曆史,具有相當代表性的一個德國雜誌《外交雜誌月刊》(Diplomatisches Magazin)邀稿, 只是別人的抬頭是大使,您的抬頭是“代表”, 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大頭照的文章。但很特別的是,刊出後的文章出現了臺灣,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您在臉書上說了,這就像臺灣的外交處境。 可不可請您談論一下您的心情。

 

謝志偉短詩。 (翻攝自謝志偉臉書。 謝志偉代表授權)
謝志偉短詩。 (翻攝自謝志偉臉書。 謝志偉代表授權)

謝志偉寫短詩 臺灣國旗露臉德外交雜誌

謝志偉:這是雙語的,英文跟德文的,主題跟自由、和平有關的主題,不用太長。 過了12月,《外交雜誌月刊》寄來了。我一看,是跟其他的國家一起,但是人家的有國旗,有大使的照片,我只有國旗跟人名,國旗在這裏,謝志偉博士(Prof. Dr. JHY-WEY SHIEH.) ,臺灣代表(Representative of Taiwan)。一眼就很突出,跟別人就不一樣,別人都是寫得比較密密麻麻的論述型的文體,只有我就是一首詩,所以非常的突顯。我就在想說,這是有意思的一個狀況,因爲它裏面有寫, 這個特殊專欄的標題叫“Wishes for peace”對和平的許願,旁邊就註明是由柏林各國大使(From the International Ambassadors in Berlin)。但是他們也都知道臺灣,我就叫做代表,其實我也不在意,我寧願當臺灣的代表,我也不願當臺北的大使,臺灣是比較重要的,我認爲他們就是根據這樣的一個情況。 但他會來找我,我是有點驚訝,因爲已經有一陣子沒有來往,沒有聯繫了。我認爲,這也是大局勢給中國的一個訊息,尤其在俄烏戰爭之後,大家有這種覺悟。在很多地方,禁忌門檻就降低,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我來講是別具意義,某種程度來講,反應出來我們有特殊身份。這個特殊身份某種程度來講,就介於被承認跟不被承認中間。 我們不是隻有不被承認,我們還要往被承認的路上,現在還有很多的障礙。

記者: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德中關係開始緊張。謝代表要怎麼爲臺德關係繼續做推手呢?

謝志偉:其實我們要以平常心,去做我們平常就已經在做的事情。在國際外交上有很多事情,是你沒辦法預料的,所以你也必須要能夠見機行事,也要能“向機行事”。 所以我跟同仁大家都互相勉勵,擬定計劃,就去做我們平常就該做的事情。因爲我們平常做的事情,說真的也蠻多的,因此任何各種狀況,不管好的或壞的,新狀況改變,你的反應就要不一樣。 我自己個人有很強烈的感受,就是說,德國是一個自由社會,這個民主社會的接納度很高,聽別人的意見接納度很高,因此在過去來我們代表處來,請我們跟他們解說臺灣的國情、解說中、臺、美關係等等已經很多了,現在更多。 你問我怎麼做推手,我少睡一點,多跑一點,我的確到處跑,到處演講,只要他對臺灣有興趣,我真的天涯海角我都去; 來到的人數就算沒有超過一百人,他們回去會用他的推特,用他的臉書,用Instagram,他會去傳播臺灣的訊息,那麼我等於是接觸六十個人,最後獲得臺灣訊息的是六百個人。所以如果說要做什麼,這塊我會再繼續地做。我們的國會外交,對德國政府的接觸,那當然我們只會更加地如火如荼,簡單講: 士氣高昂。

記者:謝謝接受美國自由亞洲電臺的專訪,謝謝代表。

謝志偉:不客氣。

 

記者:郭宸綺    編輯: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