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派國安公署署長任中聯辦主任 確立國安治港局面
北京指派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接替年屆69歲的駱惠寧,擔任中聯辦主任的職務,等同是北京駐港最重要的代理人角色。鄭雁雄首日履新,已對港人喊話。有評論表示,派任鄭雁雄爲中聯辦主任,顯示北京確認國安鐵腕治港方針路線,重用被美國製裁的官員出任駐港要職,突顯專政治港的態度,以及向美國顯示"越被制裁、越受重用"的示威態度。
北京駐港班子有新的人事變動,中國國務院週六(1月14日)公佈,免去在2019年底被調派到香港擔任中聯辦主任的駱惠寧職務,同時宣佈,由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接替駱惠寧,出任包括中聯辦主任和國安委顧問的工作。
鄭雁雄週一(1月16日)首天到中聯辦上班前,特別在大樓外下車並脫下口罩,讓在門外守候的媒體拍照。他表示,接任中聯辦主任的位置,是中央根據實際需要作出的決定,是正常的新老交替和工作安排,顯示人事有代謝。他引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形容香港的未來,必定大有可爲。
鄭雁雄:"香港天時地利人和、無與倫比,只要自己別亂、方向別搞錯,必定事業大有可爲,必定前景風光無限。我將努力做一個懂香港、愛香港、爲香港好的人,在香港多說北京話,在北京多說香港話。"
他表示,以往長期在廣東工作,近距離感受香港發展變化,來港工作兩年多,對香港的瞭解及情感也更深。雖然個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但會更好傳遞中央對香港的關心,更好的反映香港市民的心聲,全心全意服務"一國兩制"。
評論:鄭雁雄任中聯辦主任顯示北京 確認國安鐵腕治港方針路線
香港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表示,對北京任命鄭雁雄接替駱惠寧出任中聯辦主任,感到意外,認爲鄭雁雄擔任國安公署署長只有2年多,如此快升爲北京駐港最重要的代表位置,相信是北京確立用強硬手段治港的方針和路線。
許智峯:"是武官治港,甚至是中共的鷹派治港,我的解讀是把國安系統,正式與北京駐港系統結合,確立國安治港的鐵碗方針,管治和權力的穩定纔是最重要。以往我擔任立法會議員期間,看到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甚至是剛落任的主任駱惠寧,都會多出席民間社會的活動,籠絡人心,會發展軟實力,但從這次人事變動的安排估計,中共認爲已沒有這個需要,現在是有不對就直接把你監禁的態度,這種治港方針越見明顯。"
他表示,以往有關香港的事務和決策,都是由特首處理,中聯辦不會直接指揮,但從鄭雁雄上任後的態度可見,他想建立一個強人的形象,可預計他會更積極走到臺前做指揮,變相是弱化香港特首的權力和角色,使李家超變成只是執行"西環"指令的工具,進一步失去"一國兩制"的界限。
評論:北京重用特務頭子任駐港要職 突顯特務和專政治港的態度
時事評論員桑普表示,以中國官場的位置形容,中聯辦主任和香港特首的角色,如同市委書記和市長,但鄭雁雄的特別之處,是被派到港時,主要工作是收集情報,這次把他提拔爲北京駐港的重要角色,顯示北京不需要駐港官員,有能夠提出建議意見的能力,只需要能確實執行北京指令的執行者,同時,也突顯特務和專政治港的態度。
桑普:"2年以來,他(鄭雁雄)都很低調,這個低調部門基本上是做情報工作的,就好像是把斯大林時代的貝利亞也好,毛澤東時代的康生也好,立爲中聯辦的主任,從特務頭子拉成爲一個重要的角色,鄭雁雄他既是市委書記,也是市的公安和國安部長,所有情報的人員都在那個地方,大刀都握在他的手上,所以權力是收在中共手上,看得到以後,以習近平爲首的中國共產黨,對於香港的整治更加如臂指使,專政會更加的濃郁,集權的味道更重。"
桑普表示,鄭雁雄和李家超都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被美國製裁的官員,兩人先後晉升爲在港重要的領導位置,顯示北京不再以香港經濟發展爲優先選項,也想借人事調配的機會,獎勵堅定跟隨北京指令的官員,以及向美國顯示"越被制裁、越受重用"的態度,反擊美國的打壓。
記者:陳子非 責編:陳美華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