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失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地位 港府對此不表認同
再有國際機構對《國安法》後的香港投不信任票。在加拿大一家智庫的經濟自由度排名中,香港輸給了新加坡,首次失去榜首地位。報告更特別提到,中國增加軍事幹預香港的法治等因素,是導致香港評分下降的主因。港府批評相關評價偏頗也不符事實。
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週二(9月19日)發表最新的《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根據"政府規模"、"司法制度和產權"、"穩健貨幣"、"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等5項標準進行評分,香港以0.01分敗給新加坡,首次失去最自由經濟的榜首地位。
報告提到,排名是根據2021年收集的綜合數據作評分。更指出,香港在該報告開始進行以來,一直佔據外商投資自由度的榜首,但過去幾年,中國軍事幹預香港的法治,使外界對香港司法獨立和法院公正性的信心減弱,又說,中國在香港實施可以判囚終身的《國安法》,以及隨之而來的拘捕行動,使香港的評分從2010年最高點的9.19分,下降到8.55。此外,僅是過去2年,評分下降的幅度,已遠超其他地區,與中國在香港實行的新嚴厲政策有很大關係。
港府發聲明反駁,批評報告的評價偏頗和不符事實,公正性成疑,更以完全虛構和違反事實,形容有關"中國軍事幹預香港法治"的說法,又說,針對香港司法獨立的指控,毫無事實根據,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獨特製度優勢,法治沒有受軍事幹預,但港府強調,香港的"國際貿易自由"排在首位,報告也對香港在其他項目的改善作肯定。
評論:失去經濟自由度首位 香港恐難保金融中心地位
經濟評論人利世民表示,美國傳統基金會與菲莎研究所提出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是觀察"一國兩制"運行的重要指標,前者早在《國安法》實施後,把香港從排名剔除,後者這次把香港的排名下調,是宣告"一國兩制"失效,會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帶來一定衝擊。
利世民:"這個自由經濟的排名,是要看香港所謂的'一國兩制',是不是真的能夠持續下去。所以現在這個排名下降,就是跟全世界說'一國兩制'正在倒退當中,如果你沒有'一國兩制',你(香港)還能有繼續的有金融中心的地位嗎?至少服務中國的金融需求這個能力也已經沒有了。"
評論:排名必影響香港融資能力 打亂中國借香港融資救經濟計劃
經濟學者司令表示,從港府對報告評價的強烈反應,顯示中國對報告的重視,因爲相關排名會影響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和融資能力,會直接打亂中國借香港市場吸引資金救經濟的計劃。
司令:"中國政府債臺高築,已經到了一個極其危險的情況,只能靠香港緩解流動性危機。但《國安法》的條文,已經讓外資不可能再相信中國政府對於經濟自由度的承諾。這個排名下調是有一種螺旋效應,會影響到三家世界上最重要的信用評級機構對於香港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的判定,不利於中國通過香港進行融資。"
司令表示,中國政府以爲外資會把政治和經濟分開,但香港的排名下滑,顯示北京對外資的誤判,又說,有了《國安法》後, 香港失去了其獨特性,難以再承擔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窗口角色。
記者:陳子非 責編: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