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機連日現身巴士海峽 解放軍疑逼近遭美軍示警


2020.06.24 11:10 ET
海神.jpg 美國海軍P-8A海神式偵察機。(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美國海軍P-8A海神式偵察機自6月23日起來回梭巡海南島及巴士海峽間的空域,24日上午還出動空中加油機馳援。另傳出解放軍機24日也穿越巴士海峽到臺灣防空識別區東南方外的空域。臺灣學者分析,美軍可能是在追蹤、監控解放軍潛艇。

解放軍本月密集派出殲十、轟六等軍機,侵入臺灣西南空域,還數次侵入臺灣防空識別區,均遭臺灣空軍戰機警告驅離。而根據中國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下屬的平臺“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 Probing Initiative)及社交媒體推特上關注軍機航跡訊號的賬號“Callsign:CANUK78”的推文顯示,美國海軍一架偵察機本月22日早上10點從中國廣東省及臺灣以南的巴士海峽及南海一帶巡航。此外,一架美國P-8A海神式海上巡邏機,則在23日在南海一帶巡航。而美國KC-135R空中加油機24日上午與P-8A海神式偵察機同時現蹤巴士海峽上空,疑似是預備支援加油任務。

 

 

臺灣《蘋果日報》報導,有航空迷24日上午透露,解放軍的軍機不僅接近臺灣西南角的防空識別區,24日上午甚至還穿過巴士海峽,直接到臺灣防空識別區東南方外的空域(即蘭嶼附近),迫近正在加油的美軍P-3C 反潛機及 KC-135加油機,迫使美軍以空中示警的方式,要求解放軍機不要再接近。

對於美軍和解放軍24日在臺灣周邊海域的行動,臺灣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24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只表示:“國防部不評論。國軍對於臺海周邊海空域周邊狀況都能掌握,目前狀況都正常。”

戰略專家分析美軍疑似追蹤解放軍潛艇

而綜合推特兩個賬號“SCS Probing Initiative”及“Callsign:CANUK78”的推文顯示,美海P-8A海神式偵察機在海南島與及巴士海峽間的空域來回偵察巡邏,且採取的標準還是反潛模式。“SCS Probing Initiative”的推文質疑“有東西在水面下嗎?”

 

大陸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SCSPI)推特也稱,兩架P-8A在海南島與巴士海峽空域先後來回梭巡,按航跡研判顯然標準反潛模式,難道水下有什麼東西?。(取自SCSPI推特)
大陸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SCSPI)推特也稱,兩架P-8A在海南島與巴士海峽空域先後來回梭巡,按航跡研判顯然標準反潛模式,難道水下有什麼東西?。(取自SCSPI推特)

臺灣戰略學會研究員蘇紫雲24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從印太地緣戰略分析,南海跟臺灣東部菲律賓海,應是美中目前最在意區域。中國戰略核潛艦會從南海、臺灣南部巴士海峽,潛艦水下走廊一路連通到菲律賓海。美軍密集在此處空域偵巡,極可能是爲監控丶掌握共軍潛艦的動態。

蘇紫雲說:“磁場訊號、聲音訊號、電磁訊號,是美軍反潛機主要蒐集的情報目標。目前看到空中美機、共機行動和水面艦行動,可能在水下戰場還有更激烈的潛艦的互相追逐。”

蘇紫雲還指出,美蘇對北京拒參與核協定談判不滿,美方顧慮中國核打擊的兵力,特別是水下的戰略核潛艦,四月增加兩艘佈署南海,也就是中國第二潛艦基地,這是美軍在巴士海峽、南海活動會快速頻繁增加的主要原因。

至於美中在臺海周邊的軍事行動,蘇紫雲提到,這種情況在冷戰時常出現,沒有先後問題,美國軍機跟美國機艦在南海國際水域執行任務,中國認爲美軍的行爲妨礙到中國方面執行機密軍事活動,於是雙方就會對峙。但是解放軍穿過巴士海峽,直接到臺灣防空識別區東南方外空域,還迫近美軍反潛機和加油機,這種動作相當罕見。2014年美中曾簽署空中海上遭遇的安全準則,美軍依此示警,要求解放軍遠離。

蘇紫雲:“20年前4月1日(曾發生)南海撞機事件。美P3在南海被中國殲8戰機也是危險地靠近,最後殲8戰機太過接近,被美軍P3巡補機螺旋槳打下,衍生一連串外交問題。20年後的今天,6月24號,不希望看到這種過激的軍事行動。”

蘇紫雲認爲,臺灣國軍應對也算有戰略藝術,鬥而不破,可以不示弱不挑釁,維護自己空域的安全。

學者:美中“舞劍” 意在“沛公”

臺灣中正大學戰略及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中正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宋學文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美中最近兩、三年關係非常緊張,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實務界認爲美中兩強進入新冷戰、超限戰,聚焦在美中貿易大戰、華爲五G競爭、新冠肺炎究責、媒體戰、滲透進行政治顛覆等。“軍事”只是工具。

 

擅長追蹤軍機航跡訊號的Callsign:CANUK78的推特賬號,特別在美機偵巡相關推文中標註臺灣。(取自Callsign:CANUK78推特)
擅長追蹤軍機航跡訊號的Callsign:CANUK78的推特賬號,特別在美機偵巡相關推文中標註臺灣。(取自Callsign:CANUK78推特)

宋學文:“美國最近派出超音速長程轟炸機在臺灣附近,還出動雙航母,第三艘也正在趕過來。而中國出動什麼轟十等新軍事武器,擺出來這些東西都是在展現兩國的軍事力量,目的不是爲了要戰爭,目的是要展示萬一談判破裂,不管經貿談判破裂,新冠肺炎美要對中究責,及中國大外宣甩鍋病毒源自美國,還有華爲五G的科技戰等,萬一都破裂,他們要用軍事力量一決雄雌,用武力見真章。所以各機種、機型武器都是擺一個陣式,作爲談判籌碼。”

宋學文提到,有人進一步解讀,中國大陸爲轉移焦點,因爲習近平在國內政治穩定受挑戰,經濟下行,人民幣崩跌、房地產崩跌,所以習要找地方轉移焦點。除了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秀意志力展現強勢政治外,軍事動作則選在臺海附近、東沙羣島、日本宮古海峽、臺灣西南巴士海峽、菲律濱海 。“中共要秀肌肉,美國也不會示弱”。

宋學文還說,今年四月美國雷根號、羅斯福號、明尼蘇達號陸續傳出艦上官兵染上武漢肺炎,陸續回各港口做治療、修補、補給,中國就出現雙航母山東號、遼寧號,及一萬多噸驅逐艦巡弋。

宋學文:“不必說因爲美中軍力好像高強度、高頻率、新常態,就危言聳聽說兩岸要發生戰爭。中共要攻打臺灣機率看似很小很小,但並不代表我們可掉以輕心。中國大陸做這動作,其實有弦外之音,其中之一是內部政治不穩定,另一個是跟美國關係進入全面新冷戰。(他們意圖)找一個缺口,(表明他們)依然可以主導強勢軍事力量,對周邊國家展示習的領導威信依然在 。”

中國智庫:中國從未設想與美軍進行冷戰或熱戰

日本媒體先前報導,由於美國退出了美俄中程導彈條約(INF Treaty),美日之間出現了在日本部署中程核飛彈的方案。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24日表示,美方若執意在亞太部署中程核飛彈,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將堅決反制。

中國官方智庫、中國南海研究院23日在北京發表《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報告(2020)》。院長吳士存表示,美國正在亞太地區部署前所未見的軍力,升高了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爆發意外事件的風險。報告指出,中國並未將美國視爲潛在對手,也從未設想與美軍進行一場新的冷戰或熱戰,軍事關係的惡化會極大增加發生危險事件乃至引發衝突和危機的可能,呼籲應進一步擴展兩軍溝通交流,防止在戰略層面發生誤解和誤判。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 夏小華  臺北報導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 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