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舉辦"兩岸媒體人峯會" 遭臺媒冷遇
近日,中國官方主辦的"兩岸媒體人北京峯會"遭到臺灣冷遇。有媒體披露,由於臺灣媒體出席意願不高,峯會被迫兩度延期、規模縮小,甚至引發政協主席王滬寧的"震怒"。
臺媒《自由時報》5月27日報導,第五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峯會”原訂5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主題“攜手·和聲”,邀請30名臺灣主要媒體高層參加。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還將發表講話,下達三項重要任務,包括爲“兩制臺灣方案”的“民主協商元年”創造氛圍;緊扣“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論述,設定臺灣輿論主軸;以及唱好中國經濟,吸引臺商再赴中國投資。
該報導指出,由於臺媒出席意願不高,中國國臺辦被迫變更計劃,讓“兩岸媒體人峯會”與“中華文化峯會”合併舉行,但仍請不到足夠臺媒高層撐場。王滬寧震怒,國臺辦顏面無光,故全力動員臺灣各界參加下月18日舉辦的“海峽論壇”。中方最後改爲在5月29日至6月2日舉辦“兩岸融媒體行銷”活動,邀請臺灣中小型媒體、地方廣播電臺及新成立網媒等參加,規模縮小成地方媒體行銷活動。
根據曝光的原“工作方案”,兩岸媒體人北京峯會由國臺辦、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日報集團等單位主辦,旺旺中時集團等單位協辦;旺中集團副董周錫瑋、總裁蔡紹中各擔任榮譽團長和團長;大陸媒體代表約70人;開幕致詞名單包括新華社長傅華、旺中副董周錫瑋等。
國臺辦:報導不實 阻撓兩岸交流合作
中國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9日表示,“個別綠媒”相關報導嚴重不實,用心極爲險惡,目的是要阻撓兩岸交流合作。
臺灣的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指出,中共宣示疫後啓動兩岸“大交流”方針,王滬寧出師不利,把臺灣納入中國內政的推銷方案“破功”。
但王定宇說:“中國不會放棄在臺灣尋找配合中共滅掉臺灣自由民主的團體或媒體。檢調、司法單位也應該進行了解,有沒有違反相關法令的事?王滬寧繼汪洋後接下人大政協主席,所推出的民主協商元年大破功、大失敗,也許臺灣免疫力提高是一個正向的發展。”
王定宇在臉書指出,同意出席的臺灣媒體高層僅有中評社、國民黨黨營中華日報、臺灣廣播公司等,TVBS則由威盛集團副總裁徐濤代表與會;其他臺灣獲邀媒體派出代表則大多未達副總編輯以上層級,也不宜安排發言。
臺灣明年大選 媒體有顧慮?
臺灣資深媒體人康仁俊3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研判:“前面幾屆(峯會)多爲總經理以上層級、副總編輯以上層級。可能大選年兩岸確實也緊張,到時又拿來跟過去比不好,說又去聽訓、統戰,媒體人這節骨眼不願意被去作這文章。”
康仁俊提到,臺灣人只要在網路上架個平臺,自稱媒體也算。大陸方面蠻多會邀這類個體戶、自媒體撐場,頭銜都是董事長、總經理,也好聽。
康仁俊認爲,主要媒體應一般仍會派員:“臺灣媒體考量選擇出席,是基於在大陸的部分可以進行得比較順利,把層級降低,希望跟大陸那邊有接觸,與領導增進關係,也希望自己的媒體在大陸落地,觸擊率不要被阻礙掉。”
媒體人擔心捲入兩岸"國安法" 又有富察案在眼前
時事評論員林保華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分析,北京峯會遭冷遇有可能是臺灣統派媒體不滿未承辦或未受邀發言。此外,臺灣的國安法不斷修訂,對媒體造成壓力,中天問題被翻出來,頻道上訴沒成功。
林保華說:“中共明確要打認知戰,而且打戰爭與和平那個問題。距離選舉只剩半年,統派媒體這方面或許有些顧忌。美國跟中國也比較公開在對幹,萬一如果這次仍然是民進黨贏了,也會擔心民進黨會按國安法秋後算帳。”
林保華認爲,這是中共統戰臺灣媒體“受挫”,而非“失敗”,受挫表示還會再來,今年還有“海峽論壇”、“雙城論壇”,但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在中國被以國安爲名調查,海內外有三、四百名作家、文化、文藝界人士聯署聲援,令臺灣媒體和文化人赴中國交流怯步,畢竟“老共現在做事沒有章法,說不準”。
記者:夏小華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